首页> 中文学位 >中西比较视野下悲剧艺术美学特质的探索
【6h】

中西比较视野下悲剧艺术美学特质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中西经典悲剧的文本分析

一、古希腊悲剧的诞生与消亡

1、悲剧的诞生

2、悲剧的消亡

二、“三大悲剧家”经典分析

1、埃斯库罗斯悲剧

2、索福克勒斯悲剧

3、欧里庇得斯悲剧

三、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的悲剧

1、文艺复兴到来

2、莎士比亚悲剧

四、中国元明清悲剧解读

1、中国元代悲剧

2、中国明代悲剧

3、中国清代悲剧

第二章 中西悲剧的差异及其根源

一、中西悲剧作品的差异

1、关于悲剧主人公

2、关于悲剧冲突

3、关于悲剧结局

二、中西悲剧差异产生的根源

1、地理历史角度

2、经济文化角度

3、语言文字角度

4、哲学宗教角度

第三章 悲剧艺术美学特质的探索

一、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

1、“净化”和“快感”

2、“崇高感”和乐观主义

3、忧患意识与超越精神

4、审美教化作用

二、新媒体背景下的悲剧艺术

1、对悲剧经典观念的消解

2、悲剧艺术创新的可能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悲剧,素来被誉为艺术的最高阶段,它以其深沉激昂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魅力震撼和感召着世人。中西悲剧艺术源远流长,从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悲剧到文艺复兴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悲剧,从中国宋末元初的悲剧到明末清初的悲剧,经典作品层出不穷。伴随着悲剧艺术的发展,中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艺理论。在众多的悲剧理论中,我们发现在中西比较视野下,专门对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进行探索研究的理论相对较少,尤其是在机械复制时代,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导致了传统的以舞台演出为表现形式的戏剧艺术受到了冲击,越来越边缘化,我们有必要重新对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进行探索研究,以发掘出悲剧艺术独有的艺术生命力。  本论文试图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对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进行一次大胆探求,以期重塑悲剧艺术在美学中的重要地位。  在引言部分,我们大致梳理了中西悲剧的历史发展脉络,介绍了在现代科技理性下中西悲剧艺术舞台表演被边缘化的现状,提出中西悲剧走向及未来的问题。  第一章,对中西经典悲剧做初步的文本分析,西方选取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悲剧作品:埃斯库罗斯的《七将攻忒拜》《波斯人》《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祈援女》《阿伽门农》《奠酒人》《复仇神》,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俄狄浦斯》,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以及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中国选取十大古典悲剧作品:元代的《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明代的《精忠旗》《娇红记》,清代的《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  第二章,我们先对中西经典悲剧作横向比较,得出三个差异:悲剧主人公上,西方“英雄化”,中国“贫民化”;悲剧冲突上,西方为“内在冲突”,中国为“外在冲突”;悲剧结局上,西方是“一悲到底”,中国有“团圆之趣”。再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语言文字、哲学宗教等四个方面作纵向比较,探讨出中西经典悲剧产生差异的原因。  第三章,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德国古典美学、中国古代文论等四个理论角度,总结归纳出悲剧艺术的四个美学特质:1、“净化”和“快感”;2、“崇高感”和乐观主义;3、忧患意识与超越精神;4、审美教化作用。最后结合当今“机械复制时代”背景下新媒体艺术发展迅速的特点,探讨新媒体技术对悲剧经典观念的消解,以及悲剧艺术创新的可能性,进一步肯定悲剧艺术的美学地位与审美价值。  总结部分,回顾悲剧艺术的发展史,展望中西悲剧的未来发展,指出在整个人类文明史长河中,悲剧精神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的。人类认识自我和改造社会的步伐永不停止,悲剧艺术的美学特质也必将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悲剧艺术与人类文明同在。

著录项

  • 作者

    严天武;

  •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凯;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悲剧艺术,美学特质,审美价值,中西方比较;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1:45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