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孙中山科学思想研究——兼论孙中山的科学思想与社会革命思想的关系
【6h】

孙中山科学思想研究——兼论孙中山的科学思想与社会革命思想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孙中山科学思想的启蒙与奠基

第一节 关于科学启蒙

第二节 孙中山早年学习自然科学知识

第三节 孙中山的科学思想的奠基

第二章 孙中山科学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革命主题下的科学主义

第二节 常识化的科学观

第三章 孙中山政治哲学中的自然科学特质

第一节 “三民主义”中的自然科学概念和自然科学方法

第二节 “进化论”——统一“三民主义”的哲学语境

第三节 价值判断让位于事实判断:自然科学引发的一种“强盗”逻辑

第四章 孙中山文化观中的科学与儒学

第一节 孙中山童年的生活与儒家传统文化观

第二节 孙中山如何看待自然科学与儒学

第三节 启示:儒学复兴何以可能

第五章 启示:自然科学如何引发了人类社会的道德危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自然科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作为强势显学,其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精英的思维中,从而影响了整个的学术思维和社会实践思维。学习科学知识是个体获得现代性认同感的根本方式。它作为一种认知“图式”,在近现代历史中对中国以儒学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迫使中国近现代思想史逐步从传统走向了现代。
   科学思想的发展不但具有“资本主义”的社会物质生活基础,而且具有共同的“心理文化场”:文化的理性启蒙和个体意识皈依理性式的觉醒。这种促发条件是西方历史语境的突然生发所致,是多维、立体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中国社会显然属于另外文化发生的场所,以伦理知识体系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为大中华区域生活群体提供了基础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而孙中山作为生活在这两种知识体系碰撞中的一代伟人,他的科学思想具有极大的现实生活指导意义和特殊的文化意义。两种迥异的地方性知识,在孙中山身上为什么会发生碰撞以及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这是本论文关注的重心。
   为了更清楚认识两种知识体系在孙中山身上碰撞的问题,笔者把它细化为以下几个问题加以解决。
   孙中山的自然科学思想是如何启蒙的?自然科学思想在什么维度、那些方面影响着他的整个革命思想,这种影响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中完成的?孙中山为什么选择暴力革命,自然科学思想在他的这种选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孙中山为什么对中西文化采取折中的态度,他对待两种不同形态文化的态度和标准是什么?这种标准的背后又深藏着那些文化策略?这种根本的文化策略为什么影响了我们的道德信仰?
   行文中把这些问题内置于不同的章节进行说明。
   第一章回答孙中山科学启蒙的问题。通过考证得出,孙中山的科学思想启蒙是偶然性地接受西方普通国民教育完成的。
   第二章说明孙中山科学思想的特征。通过考证、分析得出,革命是自然科学思想和社会革命思想在孙中山身上对话的生活语境,自然科学思想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根底性的世界观、方法论在主导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第三章分析了孙中山政治哲学中山的自然科学特质。通过考证、分析得出,孙中山在写作政治纲领时不但大量借用了自然科学概念,而且具有强烈的自然科学方法取向。把社会模态化,从工具理性的视域追求人为助推“进步”是其采取暴力革命手段的理论依据。孙中山这种“进步”背后隐藏着一种自然科学引发的强盗逻辑:价值判断让位于事实判断。
   第四章分析了孙中山文化观中科学与儒学的关系。通过考证、分析得出,孙中山对待科学与儒学的标准是“进步”。“进步”是西方以科学为中心的文化体系普遍尊崇的信念,孙中山对进步的认识是模糊的,有时把它当做一种无法抵挡的时代潮流,有时又把科学知识的产生当做触发进步的动力。正是由于工具理性的态度,科学与儒学在孙中山的思想中才得以统一。
   第五章讨论孙中山自然科学思想带来的启示: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理性思维训练遮蔽了支撑伦理道德的“神”性之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