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
【6h】

《老子》阴阳五行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思路

四、研究重点、难点

五、采用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第一章 《老子》之前的阴阳五行思想

第一节 原始人类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萌芽

一、旧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种子开始萌芽

二、干支文化与阴阳五行思想荫芽

第二节 传说时代的阴阳五行思想起源

一、距今8000年阴阳观念的发展

二、距今5000年前后五行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尧、舜、禹时代阴阳五行学说渐具雏形

一、尧、舞、禹的阴阳五行思想

二、《尚书》载尧舜禹时代的五行学说

三、前二千年左右“龙分阴阳”的观念

四、从传播学视角看三代阴阳五行思想

第四节 夏、商、西周阴阳五行学说的成熟和完善

一、夏代的阴阳五行学说

二、商代阴阳五行学说的成熟

三、西周阴阳五行思想的完善

第五节 《易经》的阴阳五行思想

一、《易经》知识体系简况

二、《易经》的内容和构成

三、《泰卦》是阴阳思想的典型表达

四、《老子》和《易》总体思想上的联系与区别

第六节 《诗经》的阴阳五行思想

一、《诗经》的产生年代、基本情况及其重要价值

二、《诗经》与《老子》、《易经》的对比研究

三、《诗经》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第七节 《左传》、《国语》所载史官阴阳五行思想

一、春秋时代的社会和学术变迁

二、史伯的阴阳五行学说

三、史墨的阴阳五行学说

四、《左传》、《国语》等书中其他人物的阴阳五行思想

五、阴阳五行学说发展概论

第二章 《老子》的阴阳思想

一、《老子》的字数和体裁

二、《老子》一书的音韵和文学色彩

三、《老子》的文字与字义

四、《老子》八十一章的四种段落结构

五、《老子》的文学性

第二节 阴阳学说的含义辨析

一、阴阳学说的含义

二、阴阳学说的现代话语新解读

三、“一分为二”与阴阳观

第三节 《老子》蕴含阴阳思想的文句研究

一、《老子》蕴含阴阳思想的文本摘录

二、《老子》含有阴阳思想的文句分析

第四节 《老子》修辞中体现的阴阳思想

一、对偶修辞与《老子》阴阳思想

二、互文修辞与《老子》阴阳思想

第五节 《老子》文本结构的阴阳逻辑分析

一、《老子》正反相合的两段式结构文本分析

二、《老子》总、分、合三段论式结构分析

三、《老子》四八对应式结构分析

四、《老子》章节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

第三章 《老子》的五行思想

第一节 《老子》文本形式与五行思想

一、战国时扩大了的五行模式图

二、《老子》文句中的五行观念

第二节 《老子》五行思想释要

一、“五色”、“五音”、“五味”的总结

二、“载营魄抱一”的五行哲学

第三节 “躁胜寒,静胜热”与五运六气说

一、“躁胜寒,静胜热”句意的几种解释对比

二、《左传》“六气”说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说

三、小结

第四章 《老子》道论与阴阳五行思想

第一节 《老子》的道论

一、《老子》对《易经》哲学思想的继承简述

二、释《老子》之“道”

三、《老子》道论的内容

四、道的特征与属性

第二节 《老子》的物论

一、释《老子》之“物”

二、论“道生万物”

三、《老子》关于道物关系论的其他章句举要

四、道物关系总结

第三节 《老子》的名论

一、论《老子》之“名”

二、道的无可名与多名

三、诠释学视野中的“道可道、名可名”内涵

第四节 《老子》道论于阴阳五行视角下的展开

一、《老子》道论于阴阳视角下的展开

二、《老子》道论与五行思想的紧密联系

结语

一、《老子》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突破

二、《老子》道论的“天人合一”理念与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三、《老子》哲学及阴阳五行思想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东方和西方都有经典诠释的传统,在经典诠释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新思想的创发。西方最典型的是对《圣经》的诠释。东方则有对《老子》、“四书”等经典的解释。专门研究《老子》诠释的学问称之为“老学”。熊铁基先生等撰写的《中国老学史》对于《老子》的“启后”——即对《老子》的后世影响研究很重视,对《老子》的承先——即《老子》的思想渊研究也比较重视。书中谈到《老子》对“天道”、“五行”、“辩证法”、“无为”、“自然”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而饶宗颐先生则提出从思想史发展脉络上来研究,开辟出“先老学”一名词。而对《老子》本身的文字研究和思想内涵、哲学内涵发掘则对于无论是“先老学”还是“后老学”,都具有根本的价值。本文的主旨,一是就《老子》的“承先”部分,特别是对阴阳五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进行论述;二是对《老子》本身的文本和哲学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对《老子》以前的阴阳五行思想的梳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将《尧典》、《舜典》、《大禹谟》三篇文章合并研究,结合《洪范》篇的哲学思想,从而认为阴阳五行思想的成熟时间至少在商末周初。《老子》的思想底蕴是阴阳五行思想。阴阳五行思想是理解《老子》的一把钥匙,通过对阴阳五行思想的理解,可以深化和细化对《老子》的理解。本文理清了《老子》和阴阳五行思想之间的关系,也指出了《老子》道论的超越性。认为《老子》道论是《易经》阴阳哲学在新时代、新环境中做出的新解释。《老子》将一个普通的名词“道”抽象成专有的哲学术语,从而将之前的朦胧和萌芽状态的哲学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并且体系完整,极具解释性和包容性,这是先秦传统思想和文明发展的一个高潮,是中国哲学的一个突破。
  阴阳和五行肇端于古天文学。阴阳源于先人对身内和身外的观察和探索,特别是对天象的归纳总结。阴阳思想和五行思想同源。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前七、八千年阴阳观念初步萌芽,传说中的黄帝时代阴阳观念已具雏形,而尧舜禹以及夏代是阴阳五行观念的发展期,而商末周初的《洪范》篇是阴阳五行观念成熟的标志性文献。周代阴阳五行思想的应用在《左传》、《国语》中有集中的反映。
  《老子》文本、修辞、结构、义理等方面均体现了阴阳五行思想。《老子》第二章“善恶相生”、第四十二章“负阴抱阳”最为突出。而第十二章“五色、五音、五味”、第十章“营魄抱一”、第四十五章“躁胜寒,静胜热”等则反映了五行思想,本文均一一进行了辨析。本文认为《老子》书中蕴含不少的医学知识,《老子》和《黄帝内经》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天文学解老、医学解老可能会成为老学研究的新方向。
  本文从道论、物论和名论三方面对《老子》道论进行阐发。对道的属性和特点(自为性、自在性、自因性、自然性、无限性、圆满性、均衡性、超越性、终极性等)、道名关系、道物关系等方面做了一定论述,并努力尝试古今和中西理念的融合。
  最后,文章指出《老子》哲学及阴阳五行思想是“具有全球意义的地方知识”,对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应对“文明冲突论”做出了积极的回答。并且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研究体系、话语体系都具重要价值。
  本文在研究《老子》的阴阳五行思想的过程中,运用了解释学、天文考古学、哲学、传播学、和文献学等方法,也综合运用了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分析和归纳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研究方法的汇通寻求新意。
  本文注意结构上的逻辑关系。第一章是《老子》以前阴阳五行思想发展的开端、发展与成型过程;第二章分析《老子》的阴阳学说;第三章分析《老子》的五行思想;第四章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的视角研究《老子》道论的展开;最后讨论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