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国家地震台台基下一维速度模型
【6h】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国家地震台台基下一维速度模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接收函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2 接收函数方法简介

1.3 国内外接收函数研究进展

1.4 接收函数的应用

1.4.1 板块构造研究

1.4.2 上地幔间断面和热点的研究

1.4.3 典型区域构造研究

1.4.4 地震构造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1.7 小结

第二章 全球数字地震观测台网的发展

2.1 世界数字地震台网的发展

2.2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发展及简介

2.2.1 国家数字地震台站

2.2.2 小孔径地震台阵

2.2.3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

2.2.4 火山数字地震台网

2.2.5 流动数字地震台网

2.3 小结

第三章 台基下方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3.1 研究方法

3.1.1 莫霍面深度及地壳平均Vp/Vs波速比的测量研究方法

3.1.2 反演台站下方一维速度模型

3.2 研究对象

3.3 西安地震台研究结果

3.3.1 初始速度模型

3.3.2 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

3.3.3 一维速度结构

3.4 东北地区国家地震台研究结果

3.4.1 莫霍面深度

3.4.2 速度结构

3.5 首都圈及其邻近地区国家地震研究结果

3.5.1 莫霍面深度

3.5.2 速度结构

3.6 南部地区国家地震台研究结果

3.6.1 莫霍面深度

3.6.2 速度结构

3.7 西北地区国家地震台研究结果

3.7.1 莫霍面深度

3.7.2 速度结构

3.8 西南地区国家地震台研究结果

3.8.1 莫霍面深度

3.8.2 速度结构

3.9 总结果

3.9.1 莫霍面深度结果

3.9.2 波速比结果

3.9.3 速度结构结果

第四章 川滇地区国家台下速度结构研究

4.1 资料的选择

4.2 研究结果

4.2.1 昆明台结果

4.2.2 腾冲台结果

4.2.3 成都台结果

4.2.4 攀枝花台结果

4.3 结论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远震接收函数是一种反演台基下方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在横纵向都有比较高的分辨率,基本不受传播路径的影响。近20年来,随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接收函数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是一个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台网,台站布局均匀,本文研究利用“九五”期间建成的48个国家数字地震台。本文采用接收函数的方法,对这48个国家台台基下方莫霍面深度及一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把48个台分为了五个区域在:东北地区、首都圈及邻近地区、西北地区、东南部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北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国家台台基的莫霍面平均厚度为33.5km,总体来看,东北地区中间区域莫霍面深度较浅,一般在30km左右,四周更深,可以达到37km。波速比结果比较统一,基本都在1.75上下浮动。速度结构的反演结果显示,这个地区的速度变化主要集中在40km以上,大多数台站在10km的位置存在低速层。
   首都圈及其邻近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地区莫霍面深度有东向西莫霍面深度是呈现增加趋势的,波速比都集中在1.7至1.8之间。速度结构显示这个地区存在明显的上地壳低速层,厚度在8-12km的范围。
   东南部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的莫霍面深度是由东向西,从30km递增到40km,同时这个地区的波速比变化也比较大。速度结构显示本地区多数台站下方5-15km的位置出现低速层,而南京、恩施和贵阳台下在这个位置出现的则是高速层。
   西北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台站下方的莫霍面深度变化比较大,多数台站的深度在44-67km范围上。这些台站相比其他地区,其速度结构在地壳中没有很剧烈的变化,只有少数台站在上地壳的低速层比较明显。
   西南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地区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比较复杂,莫霍面深度从37km到较深的80km不等,波速比变化也非常明显,速度结构显示各个台站下方的差异较大。
   川滇地区各向异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川滇地区国家台地震台下方,速度结构存在比较明显的各向异性,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在各个方向也存在差异。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接收函的研究显示我国不同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莫霍面深度由东向西呈现递增趋势,但在各个具体区域都呈现出更复杂的变化。随着我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发展,更密集的台站可以用于接收函数的研究,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区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提供精细的区域地壳上地幔速度模型,为研究地震的精定位、大震成因以及区域地震构造提供基础和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