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精神分析视角下霍华德·雅各布森的《芬克勒问题》解读
【6h】

精神分析视角下霍华德·雅各布森的《芬克勒问题》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2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Finkler Question and Karen Horney’s Psychological Criticism

1.3 Key Notions of Karen Horney’s Psychoanalytical Criticism

1.3.1 Neurosis

1.3.2 Basic Anxiety

1.3.3 Defensive Strategies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Treslove as the Compliant Type

2.1 The Formation of Treslove’s Anxiety

2.1.1 Treslove’s Childhood Experience

2.1.2 Treslove’s Failure in Adult Life

2.2 Treslove’s Defensive Strategy—Moving Toward People

Chapter Three Finkler as the Aggressive Type

3.1 The Formation of Finkler’s Anxiety

3.2 Finkler’s Defensive Strategy—Moving Against People

Chapter Four Treslove and Finkler’s Recovery

4.1 Treslove’s Recovery

4.1.1 Hephzibah’s Love

4.1.2 Hephzibah’s Experience of Anti-Semitism Attack

4.2 Finkler’s Recovery

4.2.1 Tyler’s Death

4.2.2 Insight into Son’s Involvement in Anti-Semitic Accident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霍华德·雅各布森(Howard Jacobson,1942-)是英国犹太裔小说家、专栏作家,以喜剧创作见长,尤其善于描写困境中的英国犹太人。2010年,他凭借自己的第十一部小说《芬克勒问题》(The Finkler Question)摘得布克奖桂冠。小说以主人公特雷斯洛夫和他的犹太朋友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展现了性格各异的英国伦敦犹太人的生活境况。
  本论文运用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卡伦·霍妮的理论对小说《芬克勒问题》进行解读。霍妮提出了“神经症理论”,其中包含基本焦虑、神经症人格、亲近人和对抗人的防御策略等基本概念。霍妮认为人们为解决因感到不安全、不被喜爱、无价值而产生的焦虑,否认自己的真实情感,精心设计出人际间及心理内部的防卫策略。霍妮还从社会文化环境出发,将个人童年经历作为重要因素,揭示了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人成长造成的影响。
  本论文分析了特雷斯洛夫和芬克勒产生基本焦虑的原因、神经症形成后进行对抗的防御策略以及两人向好转变的因素。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从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批评理论、研究问题及章节分布等方面对论文展开介绍。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童年经历和成人之后的社会生活两方面分析了特雷斯洛夫和芬克勒产生基本焦虑的原因及不同的对抗焦虑的防御策略:亲近人和对抗人。第四章分析了两人因受到不同人物和事件的影响而向好的方面转变。第五章总结全文,通过对小说中两位主人公的分析,及其表现的不同神经症人格,指出除了带有童年印记的个人自身特征外,社会文化环境也对神经症的产生和恢复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用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对这部小说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解读该作品提供另一种视角,丰富前人研究,同时引起现代人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