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主体间性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6h】

试论主体间性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主体间性的概念及内涵

(一)主体间性及其内涵

1.主体间性概念及内涵分析

2.主体间性理论合理化依据及存在的意义

(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及意义

二、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一)交往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1.交往与教育交往

2.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

3.走向教育交往的师生关系

(二)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对建构师生关系的合理性

(三)主体间性理论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四)主体间性理论对现代高校教育教学的启示

1.高等教育主体性教学中贯彻主体间性理论的必然趋势

2.如何建构主体间师生交往关系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性的认识及思考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特性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性

(二)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

1.普遍流行教育中的独自式教学

2.教育长期疏离个人及社会的生活世界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及存在的不足

1.对话交流法

2.角色体验法

3.生命教育法

4.团体学习法

四、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诉求

(一)借鉴西方隐性课程教育方式试行隐性渗透法

(二)社会实践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内力作用方法

(三)调查访谈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外力推动方法

(四)积极营造有利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方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呼唤人的转型,要求人从单子式的封闭的存在转向开放的共生的存在、从个体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主题从“学会生存”转向“学会关心”,表明了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深化,也表明了时代主题的变化。“学会关心”将教育的视线更多地转向了人,要解决的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关心和合作。长期采用的显性教育方式渐露局限性,自我教育对象呈现出鲜明的主体性失落状况,都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应顺应时代发展和变革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积极寻求反映时代精神精华和时代先声的哲学思想为理论支持和指导,拟尝试将主体间性理念运用到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时代、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促成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构建。
   本文将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论和交往理论为总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坚持实践与理论、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借鉴和运用其他学科理论,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关系作历史分析,从而发现其融通性和演变的规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它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从理念到目标、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革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具有完整的意义;建构起通向社会生活的桥梁,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活与实践意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变革的关键,从而具有根本的方法论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