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一)语言和言语
(二)教师语言和教学语言
1.具有特定的交际性
2.正规与随意结合的有准备的口头语言
3.书卷体与口语体的结合
4.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三)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及其基本类型
1.组织类
2.阐释类
3.问题类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现状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理论背景
1.语言学理论
2.教育学理论
3.心理学理论
(二)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现状及分析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
(一)对话性:单向式教学语言转变为对话式教学语言
1.对话式教学语言的缘起与特点
2.“对话性”教学语言在现实课堂中的表现
3.尚存在的问题:“无效对话”
(二)启发性:灌输式教学语言转变为引导式教学语言
1.“启发性”教学语言的理论概要
2.“启发性”教学语言在现实课堂中的表现
3.尚存在的问题:提问就是“启发”吗?
(三)自主探究性:演员式教学语言转变为导演式教学语言
1.“自主探究性”教学语言的现实要求
2.“自主探究性”教学语言在现实课堂中的表现
3.尚存在的问题:讨论探究不是“万灵丹”
(四)个性化:单一式教学语言转变为变化式教学语言
1.“个性化”教学语言的理论概要
2. “个性化”的教学语言在现实课堂中的表现
3.尚存在的问题:用词干瘪,导入单一
(五)激励性:否定式教学语言转变为鼓励式教学语言
1.“激励性”教学语言的理论概要
2.“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在现实课堂中的表现
3.尚存在的问题:“廉价”的表扬
(六)人文性:工具性教学语言转变为人文性教学语言
1.“人文性”教学语言的现实需求
2.“人文性”的教学语言在现实课堂中的表现
3.尚存在的问题:缺乏音韵美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提升策略
(一)涵养师德
(二)常练基本功
1.多读
2.多听
3.多写
4.多说
(三)保持平和宽厚的心理
(四)更新理念、吸收知识
(五)精心设计、及时调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
附录2 :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