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日本幕末长洲藩洋学的兴起与藩政改革(1833-1867)
【6h】

试论日本幕末长洲藩洋学的兴起与藩政改革(1833-1867)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一、绪论

(一)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二)“兰学”和“洋学”的概念及其在日本的发展过程

(三)本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二、长洲藩洋学兴起、发展的原因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

(二)成熟的社会条件

1.商品经济的发展

2.社会矛盾的尖锐

(三)幕藩体制已严重束缚着长州藩的进一步发展

(四)民族危机的出现

三、长洲藩洋学的传播

(一)军事思想的传播

(二)文化教育的发展

1.自然科学知识的吸收

2.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

(三)经济思想的传播

(四)政治思想的传播

1.代议制思想的传播

2.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四、长洲藩的藩政改革

(一)天保期村田清风的改革

1.军事改革

2.教育改革

(二)安政期周布政之助的改革

1.兵制改革

2.军事、教育改革

3.经济改革

(三)应庆期桂小五郎的改革

1.军制改革

2.教育改革

五、长洲藩藩政改革的评价

(一)对土佐藩的影响

(二)对倒幕运动的影响

1.奇兵队的组建及作用

2.奇兵队的历史地位

(三)对明治维新的影响

1.为明治维新提供了人才

2.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现实依据

3.洋学思想为明治政府的内政外交提供了理论支持

(四)不足与局限

1.藩政改革的目的具有保守性

2.藩政改革的内容具有局限性

3.藩政改革的影响具有消极性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提到亚洲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我们首先会想到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19世纪中期这两个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但只有日本经过30多年的努力摆脱了危机,而中国却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希望通过对长洲藩洋学传播、藩政改革与明治维新关系的探讨,揭示明治维新成功的内在因因素。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长洲藩洋学的兴起。19世纪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长洲藩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就国内而言,农民、下级武士因不满豪农、豪商的盘剥频频掀起武装暴动。藩政府也因为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国际上,西方殖民主义者纷至沓来,提出开国通商的要求,企图将其变成海外殖民地。而作为封建制度的基础——幕藩体制,非但不能保持日本的独立,反而造成了海防的薄弱。为了应对危机,藩主毛利敬亲决定利用中下级武士进行改革,洋学由于可以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而迅速发展起来。
   二、关于洋学的传播。洋学思想就是西方近代思想。具体表现为:军事上,近代海防观——全民族防御理论的出现;经济上,重商主义思想——殖产兴业方针的提出;文化教育上,大众教育的理念及国家对教育的统制思想的提出;政治上,民主平等观念的提出,以及解决的途径—建立西方代议制度。这些思想的出现,反映了长洲藩洋学的成熟。
   三、关于藩政改革。一般认为,长洲藩藩政改革的核心是军事变革,为了适应军事发展的需求,长洲藩各个阶段的改革都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过随着洋学的深入发展,藩政改革内容也发生着一些重要变化。天保期,村田清风为了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而提出了振兴洋学的计划。安政期,周布政之助继承了村田的政策,提出了经济、军事上的改革,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幕藩体制的束缚。文久期,木户孝允一方面引进西洋先进的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又进行了军制改革,从本质上否定了幕藩体制,推动了近代军队的诞生。可以说,洋学的传播推动了改革的深入发展,改革的继续又扩大了洋学传播的领域。不过,长洲藩的改革并没有在政治上实践福泽谕吉等推翻幕藩体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所以说改革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关于长洲藩洋学传播和藩政改革的评价。首先,洋学最早在长洲藩流行适应了长州藩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引起的藩政的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因为它主要表现为对现有幕藩体制的一种否定。其次,长洲藩的改革对西南诸藩产生重要影响,其模式成为土佐藩改革的依据;改革还为萨长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倒幕运动创造了条件。最后,长洲藩藩政改革的许多措施及改革派所倡导的一些思想也逐渐为明治政府所继承,推动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不过长州藩改革是有局限的,这些局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明治维新的局限,如吉田松阴等人所尊崇的武士道精神,为日本国强大起来之后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埋下了隐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