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情绪相生相克理论的实验验证——“恐生怒”而“悲克怒”
【6h】

中医情绪相生相克理论的实验验证——“恐生怒”而“悲克怒”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中医情志相生相克理论

1.1.1 情志相生

1.1.2 情志相克

1.2 中西情绪理论的比较

1.2.1 情绪的含义

1.2.2 情绪的产生

1.2.3 情绪的分类

1.2.4 情绪调节

1.4 攻击行为概述

1.4.1 攻击行为的内涵

1.4.3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1.4.5 攻击行为的研究方法

2 问题的提出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假设

3 研究一: “悲克怒”和“恐生怒”的实验验证

3.1 实验目的

3.2 被试

3.3 情绪诱导及评价方法

3.3.1 愤怒诱发

3.3.2 悲伤\恐惧\中性情绪的诱发

3.3.3 情绪状态评估

3.3.4 攻击性水平的评估

3.4 具体的实验实施程序

3.5 数据处理

3.6 实验结果

3.6.1 愤怒诱发环节

3.6.2 愤怒调节环节(即后续的恐惧、悲伤或中性情绪诱导环节)

3.7 小结

3.7.1 愤怒诱导环节

3.7.2 愤怒调控环节

4 研究二: “悲克怒"对个体抑郁情绪和内隐攻击性的影响

4.1 实验目的

4.2 被试

4.3 实验基本流程

4.4 实验结果

4.4.1 愤怒诱发环节

4.4.2 愤怒调节环节(即后续的悲伤或中性情绪诱导环节)

4.5 小结

4.5.1 愤怒诱导环节

4.5.2 愤怒调控环节

5 总体讨论

5.1 对“恐生怒”的验证

5.2 对“悲克怒”的验证

5.3 后续性导入的悲伤和恐惧情绪对愤怒实现调控的原理

5.4 基于情绪相生相克原理的愤怒情绪调控策略

5.5 未来研究的展望

5.5.1 情绪与攻击行为测量方式的改进

5.5.2 情绪诱发与认知效应的区分

5.4.3 自我控制资源的研究

5.5.4 验证情绪相生相克的其它规律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不良情绪调控方面,西方心理学认为人们的理性或认知过程能对其情绪状态实施自上而下的调控,而中医情志理论则主张通过各种不同情绪状态间的相互促进或抑制关系来实现情绪转化。实验一通过检验“悲克怒”和“恐生怒”两个假设,发现:如对已被激怒的被试实施悲伤的情绪诱导,则其攻击性水平会明显下降;而如对其进行恐惧情绪诱导,则其愤怒水平会上升;然而实验二发现“悲克怒”具有其负面效应,它会引发人们抑郁情绪水平的提升。本研究不仅为情绪相生相克理论提供了实验心理学依据,也对该理论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詹鋆;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任俊;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情绪与情感;
  • 关键词

    心理学; 情绪状态; 相生相克理论;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0:39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