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献详情
【6h】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经济后果分析——兼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的背景

1.2.1 实务背景

1.2.2 理论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创新

第2章 企业合并的理论基础

2.1 企业合并的概念

2.2 企业合并的基础理论

2.2.1 会计信息质量理论

2.2.2 经济后果理论

2.2.3 会计寻租理论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5 博弈理论

2.2.6 契约理论

2.2.7 委托代理理论

第3章 企业合并的类型及会计处理方法

3.1 企业合并的类型

3.1.1 按合并的性质划分

3.1.2 按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划分

3.2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3.2.1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沿革

3.2.2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比较

第4章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1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4.1.1 可靠性

4.1.2 相关性

4.1.3 可比性

4.2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4.2.1 对合并当年具体财务报表的影响

4.2.2 对以后年度具体财务报表的影响

4.2.3 案例分析

4.3 财务报表指标分析

4.3.1 财务报表指标分类

4.3.2 财务报表指标分析

4.3.3 案例分析

第5章 经济后果分析

5.1 资源配置

5.2 会计寻租

5.3 管理层薪酬

5.4 股东财富

5.5 债权人利益

5.6 案例分析

第6章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评价及政策建议

6.1 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评价

6.1.1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积极意义

6.1.2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局限性

6.2 政策建议

6.2.1 对实施现有会计准则的建议

6.2.2 对改进现有政策规范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企业合并是资本集中从而市场集中的基本形式。企业合并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会使得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反映出不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到企业的资产价值及合并双方的直接经济利益,进而影响到其他相关方利益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即会计方法和政策的选择具有其经济后果。
   鉴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形势和趋势,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相关规定都在变化完善之中。我国在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明确了同一控制下采用权益结合法和非同一控制下采用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方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期的不断出现,特别是在近两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我国企业国内外并购浪潮高涨。又值我国新旧会计准则交替过渡时期,对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有深刻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对国内国外并购情势及相关后果有清醒的认识与预期,不但在合并会计理论研究上是十分必要的,对企业合并实践也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意义和背景,阐述了文章的创新点,对文章总体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做出了说明。
   第二章介绍了企业合并的基础理论,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相关内容,为文章后面章节进行系统的经济后果分析提出理论基础。
   第三章简要介绍了企业合并类型和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沿革,分析论述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各自的特点及二者在会计处理阶段的区别。
   第四章比较分析了不同的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对合并当年和以后年度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影响,同时辅有案例分析,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验证。
   第五章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具体经济后果进行分析,并承接第四章案例对其进一步验证和说明。
   第六章结合我国现有企业合并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现状,对我国现行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运用进行分析评价,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企业合并政策与实务规范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站内服务
  • 写作辅导
  • 期刊发表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