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航非法干扰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6h】

民航非法干扰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思路与方法

1.3研究的创新点

2 民航非法干扰行为新形态与法律规制困境

2.1非法干扰新形态典型案例评析

2.1.1无入机罴飞

2.1.2 网络攻击民航信患系统

2.1.3传播虚假恐怖信息

2.2非法干扰行为法律规制困境

2.2.3司法上的困境——法律适用的失序

2.3归纳小结

3 民航非法干扰行为法律规制困境之成因分析

3.1 法理原因:行为研究与概念界定的局限

3.1.1行为的定义研究

3.1.2行为的特征研究

3.1.3行为的类别研究

3.1.4非法干扰行为与扰乱性行为之比较研究

3.1.5辨析两者关系的法律现实意义

3.2 立法原因:体系构架与国际衔接的局限

3.2.1非法干扰法律基本定义不明晰

3.2.2国内民航安保法治体系未形成

3.2.3国内外安保法律衔接进程滞后

3.3 司法原因:规制标准与适用的局限

3.3.1 民航安保规制对象的复杂性

3.3.2执法标尺的过度差异性

3.3.3争议问题法律适用的模糊性

4 民航非法干扰行为法律规制问题的完善路径

4.1理论完善:澄清定义与明确界限

4.1.1完善非法干扰相关行为界定

4.1.2辨别非法干扰行为外延与内涵

4.1.3厘清法律焦点争议问题

4.2立法完善:法律修订与国际融合

4.2.1 完善《民用航空法》(征求意见稿)的本文修订意见

4.2.2促进国内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衔接融合

4.2.3深化航空安保法治领域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4.3 司法完善:严格执法与规范标准

4.3.1严格非法干扰行为的责任追究

4.3.2完善法律规制的裁量标准

4.3.3明确争议问题的法律适用

4.4法治运行环境之完善

4.4.1政府公共政策辅助引导

4.4.2民航行业内部协同制约

4.4.3社会法制宣传与公众遵守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全球民航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民航非法干扰行为随之有了大幅攀升,给民航安全带来巨大威胁。“9.11”恐怖事件后,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非法干扰行为的防范工作,国际民航安保公约也随之不断更新发展。我国虽已参与了其中大部分国际公约,并在关于民航非法干扰问题的国内法研究上不断做出新的尝试;然而,由于立法不尽完善的现实,法律理论研究的欠缺,以及干扰行为层出不穷的新形态新变化,非法干扰行为迄今在定义上未能形成统一认识,在法律规制上存在诸如依据不明确、设置不合理、规定难落地等问题,亟待立法完善。本文立足民航安保焦点问题,以法治为视角,以“非法干扰”“扰乱性行为”等为关键词,针对我国民航非法干扰行为定义和《民用航空法》修订等实务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文章共分以下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思路方法。第二部分开门见山,以典型非法干扰行为新形态为例,聚焦存在的法律问题。第三部分从法理、立法和司法三个维度围绕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其中重点概述非法干扰行为定义并比较其与扰乱性行为间关系,建立评判的理论标尺。第四部分运用法律原理和方法论,针对问题,提出非法干扰行为法律规制问题的完善路经,重点结合现阶段《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提出本文的实务建议。最后部分为结论,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创新之处、不足之处,并对完善民航非法干扰行为规制的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一是通过比较研究厘清了“非法干扰”与“扰乱性行为”两个易混淆概念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区别于现有概念的定义并作出了理论说明。二是以此为理论标尺,结合新型非法干扰行为(如“无人机黑飞”“网络干扰”)焦点问题作法律评析,提出了本文关于非法干扰的法律规制对策,重点落脚在《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具体修订意见,突出实务研究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梁怡;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季涛;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航空飞行术;
  • 关键词

    民航; 非法干扰行为; 法律;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0:10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