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由李叔同“先识后艺”文艺观的流变探析其文化追求与文化身份间的碰撞
【6h】

由李叔同“先识后艺”文艺观的流变探析其文化追求与文化身份间的碰撞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第一章 “先识后艺”文艺观的提出与李叔同早期文艺思想辨析

第一节 “先识后艺”文艺观的提出

第二节 儒学秩序内的“艺”、“识”表现

第二章 “先识后艺”文艺观内涵的流变与李叔同的身份困惑

第一节 暖昧的西式葬礼

第二节 “先识后艺”文艺观内涵的流变

第三节:人格建构与身份困惑

第三章 “诸艺皆废”文艺观的内涵与李叔同“出家”的意义

第一节 从“先识后艺”到“诸艺皆废”

第二节 从艺术行为到“行为艺术”

第三节 “出家”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先识后艺”是贯穿李叔同一生的文艺观念和行为准则。以1905年为界,此前,李叔同“先识后艺”文艺观中的“识”、“艺”互动基本处在传统儒学秩序内。但1905年后,李叔同对于艺术的的理解突破了传统儒学的范畴,增加了西方文艺思想,具体表现为在“先识后艺”文艺观中增加了“文艺救国”内容。由此,李叔同也面临着任何一个近代知识分子都必须面临的问题:文化身份的转换。这一文化身份的现代性转换在李叔同身上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对于文化人格的重构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份认同的困惑。1918年,李叔同在西湖虎跑正式出家,这意味着他对于自我身份的现代性转换的失败。但是如果我们把李叔同的“出家”行为放置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发展背景下,却能够体味出其中独特的历史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