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中国画“外师造化”之变化——试析徐悲鸿素描写生观引入中国画教育
【6h】

论中国画“外师造化”之变化——试析徐悲鸿素描写生观引入中国画教育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研究缘起与意义

相关文献研究概况

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教育的时代文化背景(1915-1927)

第一节 社会及文化界

第二节 中国美术界的“新美术运动”与“民族化美术运动”

第二章 徐悲鸿艺术生平

第三章 理解“外师造化”在中国画中的深刻内涵

第四章 徐悲鸿的素描写生观

第一节 素描写生教学理念

第二节 “新七法”的提出

第五章 中国画“外师造化”之“变化”

第六章 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教育的原因

第一节 徐悲鸿认为的中国画之“衰败”

第二节 时代文化及美术背景的因素

第三节 徐悲鸿个人因素

第七章 怎样评价徐悲鸿素描写生观引入中国画教育(结论)

第一节 现象性质定位

第二节 对之后中国画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一、影响:

二、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历程中,对中国画改良产生重大影响的艺术家中,徐悲鸿是其引领者之一。针对当时中国画发展情况,他提出了对中国画改良的诸多见解,而中国画引入西方素描写生的方式,无疑是他改良的主要举措。对传统中国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且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画教育。也一度引起中国美术界的诸多争议。针对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这一美术现象,在对其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对美术现象,尤其是对发生冲突、变化的美术现象研究时,为了避免论点的主观偏颇,不应站在矛盾双方其中一方的立场上,应综合矛盾两方面因素作出客观而理性的判断。本论文首先,分析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的时代背景(1915-1927);其次,介绍徐悲鸿生平;再次,理解外师造化在中国画中的内涵;第四,陈述徐悲鸿中国画教育中的素描写生观;第五,理解中国画“外师造化”之“变化”;第六,深入分析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的原因;第七,评价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这一美术现象。文章由浅入深,论证徐悲鸿的素描写生是在不危及中国画传统根基的基础上的,从中国画“外师造化”形式上的变化来引导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方向这一结论。对徐悲鸿将素描写生引入中国画教育这一“外师造化”之变化在中国画发展史上予以综合思考与定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