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剩女”现象研究
【6h】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剩女”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关于“剩女”现象的研究综述

1.2.2 国外关于“剩女”现象的研究综述

1.2.3 既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新思考

1.3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我国“剩女”现状

2.1 “剩女”的概念界定

2.2 我国“剩女”现状

第3章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剩女”现象成因分析

3.1 女性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3.2 女性与家庭:两种生产转型导致不平衡

3.3 女性与男性:女性意识的觉醒

3.4 女性与其自身:现代性对传统的批判

第4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认识“剩女”现象

4.1 “剩女”现象的消极影响

4.1.1 给女性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压力

4.1.2 挑战传统婚姻观念和家庭模式

4.1.3 引发更严重的“婚姻挤压”

4.1.4 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

4.2.2 “剩女”现象反映和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4.3 “剩女”现象折射出我国严峻的养老形势

第5章 应对“剩女”现象的路径分析

5.1 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女性在人口生产中的作用

5.2 坚持舆论导向正能量,倡导科学婚恋观、家庭观

5.3 提供多样化的婚恋平台,强化婚姻家庭和单身者两方面的法律保障

5.4 女性自身树立积极心态,自由选择、主动出击

5.5 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改变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剩女”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而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对西方社会而言,受到近现代以来诸如启蒙思想和女性主义等文化思潮的影响,其社会精神走向一种相对开明、开放的状态,“剩女”现象并未引起普遍性的心理失衡和道德不适,人们也没有将其问题化。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是家本位的国家,重视家庭伦理,一切活动以家庭为中心向外扩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恪守孝道、看重传宗接代的中国社会而言,短时间内改头换面,仍是难事。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对“剩女”现象有着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无论是对“主动型”“剩女”,还是对“被动型”“剩女”,社会倾向于把“剩女”难嫁、未嫁的原因归于女性自身。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解读当代中国“剩女”现象,着眼于“剩女”现象背后的原因,引导人们用更加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一社会现象,构建宽容、尊重的舆论视野,更要关注到“剩女”现象所蕴含的进步性和积极性。
  本文通过对中国当前“剩女”现状的分析,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了中国“剩女”现象的成因:第一,从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来看,女性的个人角色期待和社会角色期待产生冲突,不愿意顺从或者无法满足社会角色期待;第二,从“两种生产”角度来看,由于女性在两种生产转型中导致其家庭生产滞后于物质生产,无法回归人口生产成为“剩女”;第三,因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从过去的被动依附到现今的追求平等,某种程度上“剩女”的“剩”于她们而言是“光荣的胜利”;第四,“剩女”现象的产生离不开社会机制的运作,“剩女”的“剩”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组织形式变化、人口结构变动、现代性与传统思想激烈交锋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应辩证、理性地认识“剩女”现象:第一,“剩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给女性自身带来了压力,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婚姻挤压;第二,要看到“剩女”现象在特殊社会环境下进步性的一面,“剩女”现象不仅体现了新时期女性形象的现代性塑造,也反映和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婚姻家庭的论述;第三,“剩女”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中国严峻的养老形势;第四,针对“剩女”现象,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对“剩女”现象一概而论。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部分女性大龄待嫁的困境还会长期存在,针对“剩女”现象,一是要发展生产力,重视女性在人口生产中的作用;二是要坚持舆论导向的正能量,避免对“剩女”现象“妖魔化”,倡导马克思主义科学婚恋观;三是要提供多样化的婚恋平台,强化婚姻家庭和单身者两方面的法律保障,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也要维护单身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女性自身要树立积极的心态,或者自由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或者主动出击寻找真爱;最后,要大力推进中国养老服务产业的长足发展,改变传统的依赖性家庭养老,提高养老保障和服务水平,缓解养老困境。
  “剩女”现象表明当下人们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更多人谋求“自由选择的权利”,对此社会不必过度紧张,更不应该把责任都加于女性自身。在整个社会以及女性自身的发展进步中,解决了经济问题,自我的精神自由与尊严已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婚姻”不应大于“生活”。选择亦或放弃,应由女性自身决定,外界在对此的态度上应更加理性,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