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和之美与齐梁书风的转变——以王羲之书法为例
【6h】

中和之美与齐梁书风的转变——以王羲之书法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中和之美与书法艺术

第一节中和之美

第二节中和观进入书法领域

第二章“婉转妍媚”之宋齐书风的树立

第一节玄学与自然尚韵书风

第二节“比世皆高尚子敬”的局面

第三节“逸气”之王献之书法

第四节永明体与“妍媚”之风

第三章“浑然天成”——钟繇书法彰显梁朝

第一节梁武帝摒弃“今瘦”,崇尚“古肥”

第二节“天然”之钟繇书法

第四章典雅中正与齐梁书风

第一节借“王”推“钟”,王羲之书法复盛

第二节“儒道合流”之王羲之思想

第三节王羲之书法的“中和之美”

第四节历代书家论王羲之“中和之美”

第五节王羲之书风齐梁复盛

第五章齐梁书风的历史成因

第一节齐梁书家风貌与书风的转变

第二节王氏家族地位与书风的转变

第三节书法功用演变规律与齐梁书风的转变

第四节 “今古文体”之争与齐梁书风的转变

第六章书法“中和之美”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中和之美与书家人品的培养

第二节中和之美与书法的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集大成的时期。它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且极具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东汉末年,政局的动乱,社会的苦痛,都为玄学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汉朝“独尊儒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书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以至于在宋齐间形成了“自然尚韵”的书风,王献之“妍媚”、“逸气”的书风也因此得到大范围的流行。 梁武帝上位后,想借用王羲之书法来复兴钟繇书法,可惜他的愿望未能如愿。相反,体势居于王献之“今瘦”书风与钟繇“古肥”书风之间的王羲之书法得到复盛。 “中和之美”的艺术感染力乃是王羲之书法得以复盛并扭转书风的关键因素。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结合儒家和道家思想,分析“中和之美”的内涵及其在书法上的体现;第二章则从社会背景出发,叙述玄学、自然审美观、老庄思想对宋齐间书坛形成“自然尚韵之书风”的影响及王献之“婉转妍媚”书风的树立;第三章旨在介绍梁武帝摒弃“妍媚”之王献之书法,推崇“浑然天成”、“古雅有余”的钟繇书法的情况;第四章叙述梁武帝借“王”推“钟”,适得其反,体势居间的王羲之书法反而复盛。本章对王羲之性情修养、为人处世、创作心态,所受思想,审美追求以及其书法的字形、气韵、风格、力度等方面叙述,分析“中和之美”的体现;第五章是叙述齐梁书风的历史成因。从齐梁书家风貌、王氏家族与萧梁地位的消、长,书法功用演变规律、“今古文体”之争等政治文化现象,分析齐梁书风重“中和之美”的历史成因。第六章主要探讨书法“中和之美”的借鉴意义,阐述“中和之美”对书法创作、书家人品培养之影响,以说明书法“中和之美”对于中国书坛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了解六朝时期书法史,理清六朝书法美学的发展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通过对王羲之“中和之美”的书法促成齐梁时期书风转变的论述,深入讨论“中和之美”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上的重要地位。

著录项

  • 作者

    李爽;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学科 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钟仕伦;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书法;
  • 关键词

    中和之美; 齐梁书风; 王羲之书法;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8:05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