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6h】

论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重难点、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重难点

1.3.3 创新点

2 孔子仁学思想的科学内涵

2.1 “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

2.2 孔子仁学思想的重要实践原则和方法

2.2.1 为仁由己

2.2.2 克己复礼

2.2.3 见利思义

2.2.4 推己及人

2.3 孔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是其推广仁学思想的主要手段

2.3.1 有教无类

2.3.2 因材施教

3 孔子仁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3.1.1 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够到位

3.1.2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3.1.3 教育方法缺乏灵活性

3.1.4 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乏力

3.2 孔子仁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的共性

3.2.1 孔子的仁爱思想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本质的认识

3.2.2 孔子的育人思想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

4 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4.1 “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2 “仁”的道德体系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光辉

4.3 “为仁由己”的主动学习理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

4.4 孔子仁学思想的育人理念培养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师生关系

4.5 孔子仁学思想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4.5.1 提倡因材施教

4.5.2 重视启发诱导

4.5.3 注重学思结合

4.5.4 坚持榜样示范

4.5.5 强调学以致用

4.6 孔子仁学思想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的环境

5 孔子仁学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5.1 借鉴孔子“德才兼备’’为原则,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5.2 汲取孔子“天人合一”和谐新视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

5.3 践行孔子“为仁由己”教育理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5.3.1 以学习培训为重点,不断提升教育者队伍水平

5.3.2 以创新教育方法为重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

5.4 学习孔子“择仁而处”教育环境观,打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西方文化思潮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潮水般涌进中国,开阔了国人的眼界,但其中的一些不良文化也侵蚀着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亟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启发、引导、纠正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僵化的弊端,很大程度上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孔子仁学思想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经历数千年历史积淀和传承,构成了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支柱,广泛影响着当下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基于此,本文对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求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本文简要勾勒出孔子仁学思想的全貌,较为全面剖析了孔子仁学思想的内容。同时认真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孔子仁学思想的特点探寻二者的契合点,从而使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得以凸显。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如何利用孔子仁学思想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实现其真正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本论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重难点、创新点等内容。
   第二部分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科学内涵,包括其核心思想、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及其教育理念。
   第三部分是分析孔子仁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包括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孔子仁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的共性。
   第四部分是分析孔子仁学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法、环境、教育者、教育对象等方面的价值。
   第五部分是在孔子仁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建议:一是以德才兼备为原则,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二是打开和谐新视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三是践行孔子“为仁由己”教育理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四是多管齐下,打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