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实时定量PCR监测CM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变化
【6h】

实时定量PCR监测CM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cr-abl融合基因变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慢性髓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微小残留病变监测的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动态监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后bcr-abl融合基因变化,以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CML的清除白血病克隆的规律,以及bcr-abl基因转录水平动态变化和移植后复发的相关性。 对象及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方法对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CML患者移植前、移植后不同时点的63份标本(45份骨髓、18份外周血)进行了bcr-abl融合基因mRNA水平连续监测。并将RQ-PCR结果与RT-PCR、细胞遗传学结果相比较,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7份cML患者移植前标本所检测到的bcr-abl/abl水平有一定的差异,与患者移植前接受了不同方法和持续时间不等的治疗,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有关。移植后持续cR的患者,其bcr-abl/abl总体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移植后超过12月以上患者的bcr-abl/abl拷贝水平低于可检测水平(<10<'-5>);移植后1年内不同患者bcr-abl/abl水平下降速度各不相同,无一致规律;移植后复发患者bcr-abl/abl水平有明显升高,经Du治疗后获得缓解患者bcr-abl/abl水平逐渐下降,DLI治疗无效患者,bcr-abl/abl水平持续增高;RQ-PCR与RT-PCR、细胞遗传学方法比较,结果较好。 结论: 1.RQ-PCR是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的监测微小残留病变方法,其敏感性可达到10<'-5>。 2.RQ-PCR结果与临床结果、细胞遗传学、RT-PCR方法具有一致性。并且可以通过动态监测了解移植后患者融合基因拷贝数的变化,以判断预后和检测复发,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3.在本组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CMI病人中,移植后持续CR患者,bcr-abl拷贝数逐渐下降,并且于移植12月后低于可检测水平(<1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