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
【6h】

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言

1.1研究背景

1.1.1“科教兴市”战略的提出

1.1.2大学正在成为国家或城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1.1.3支撑本论文的课题项目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新途径

1.2.2加强和谐社会、和谐设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1.2.3探究城市区域创新的理论与模式,发挥大学的中心作用

1.3研究结构和研究内容

1.3.1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2论文结构框图

1.4论文的创新点

1.4.1提出了以大学为导引的推动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

1.4.2提出和论证了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1.5研究方法

1.6本章小结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大学对城市发展的导引作用研究

2.1.1国外研究概况

2.1.2国内研究概况

2.2大学对城市经济、文化、竞争力的推动

2.2.1大学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2.2.2大学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

2.2.3大学对城市创新力及竞争力的作用

2.2.4小结

2.3大学与所在城市及社区互动关系的历史研究

2.3.1欧美大学与所在城市互动关系概况

2.3.2欧洲大学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历史研究

2.3.3美国大学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历史研究

2.3.4大学与城市社区互动关系研究

2.3.5小结

2.4大学推动城市发展的几种理论与模式

2.4.1战略联盟及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涵义

2.4.2大学与产业、科研机构合作的理论与模式

2.4.3“三螺旋”理论与模式

2.4.4“三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联动模式

2.4.5加利福尼亚的“硅谷”和知识创新城市波士顿

2.4.6小结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研究的理论支撑

3.1高等教育理论(大学的功能定位)

3.1.1有关大学教育的理论观点

3.1.2大学教育理论的启示

3.2创新城市发展理论

3.2.1关于创新城市的理论观点

3.2.2创新城市发展理论的启示

3.3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3.3.1可持续发展理论

3.3.2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3.3.3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启示

3.4系统论与科学发展观

3.4.1系统论的观点

3.4.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3.4.3系统论及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3.5管理学和新公共管理理论

3.5.1新公共管理理论

3.5.2超越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

3.5.3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启示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

4.1创新型城市的涵义和目标分析

4.1.1创新的内涵

4.1.2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目标

4.2创新型城市的需求因素分析

4.3我国不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4.3.1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分析

4.3.2企业内部不利因素分析

4.4创新型城市对大学的需求

4.4.1创新型城市发展对大学的迫切期待

4.4.2 21世纪创新型城市发展知识经济必然依靠大学的力量

4.4.3创新型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增强主要依靠教育竞争力的提升

4.4.4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大学的使命及其对创新型城市的推动

5.1大学功能的变革与演进及其对所在城市发展的推动

5.1.1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促进了城市的进步

5.1.2大学功能的第一次变革进一步满足国家和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5.1.3大学功能的第二次变革确立了服务社会的理念

5.1.4大学功能变革的启示

5.2大学导引行为分析

5.3大学成为城市创新系统的核心

5.3.1大学应为城市发展重大“命题”寻求答案

5.3.2大学可以承担起我国城市创新系统的核心功能

5.3.3已有大学成为城市创新系统核心的案例

5.4大学在创新型城市发展进程中逐步取得导引地位

5.4.1大学创业功能的衍生使其成为城市创业的动力源

5.4.2大学正在成为所在城市的区域创新和创业的主角

5.5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是大学应承担的直接社会责任

5.5.1大学承担直接的社会责任的原因

5.5.2大学承担直接社会责任的原则

5.5.3大学承担直接社会责任的内容

5.6城市政府的支持是大学发挥创新创业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

5.7本章小结

第六章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体制与机制建设

6.1当前我国产学研联盟存在的问题分析

6.1.1产学研联盟的政府和市场推力小,激励机制不足

6.1.2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6.1.3产学研联盟合作的各方目标不一,缺乏协调

6.1.4缺乏公平合理的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机制

6.1.5产学研联盟中各方信息不对称

6.1.6中介机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6.1.7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合作各方缺乏信用

6.1.8产学研联盟成果转化的“二次创新”不够

6.1.9国内企业尚未能承担起联盟的主导地位和核心角色

6.2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组建

6.2.1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参与主体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6.2.2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类型

6.2.3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组织形式

6.3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机制建设

6.3.1管理和决策机制

6.3.2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6.3.3信任机制

6.3.4监督和评估机制

6.4产学研联盟的保障机制——政策与法律、法规建设

6.4.1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

6.4.2国外产学研合作政策、立法的借鉴和启示

6.4.3国内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产学研合作或联盟的主要制约瓶颈

6.4.4现有政策对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瓶颈

6.4.5促进城市产学研联盟的政策与立法建议

6.5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人才培养机制

6.5.1成立人才联合培养机构,高校和企业积极互动

6.5.2产学研三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6.5.3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6.5.4建立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6.5.5“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

6.6本章小结

第七章案例分析:同济大学与上海杨浦区合作构建创新型知识杨浦

7.1杨浦区内产学研资源概况

7.1.1学科、科研资源优势突出

7.1.2一批强势学科支撑的大学科技园区已形成

7.1.3区域创新支持体系、投资软环境较为完善

7.1.4以科教为特征的公共社区建设初具成效

7.1.5丰富的传统工业资源创新发展

7.1.6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7.2同济大学在加强产学研联盟进程中的资源优势

7.2.1学科齐全,理工专业优势突出

7.2.2科研实力雄厚

7.2.3高端人才积聚

7.2.4国际资源丰富

7.3积极开展产学研联盟,推动创新型知识杨浦建设

7.3.1科研: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7.3.2教育:为本区人员提供科技培训

7.3.3创业:共建高新企业、产业化基地

7.4发挥资源优势,创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之设计产业

7.4.1同济现象:从设计一条街、产业带到知识经济圈

7.4.2同济大学在环同济产业带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

7.5以同济大学为中心的环同济产业带成因的思考

7.5.1大学内部推力

7.5.2大学外部的引力

7.5.3产学研联盟对创建知识杨浦的杰出贡献与模范经验

7.5.4国康与赤峰:两个集群地带、两种成长模式

7.6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8.1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8.2论文的创新之处

8.2.1提出了以大学为导引的推动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

8.2.2提出和论证了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论点,并设计了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8.3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文章主要论述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为此,文章论述了以大学为主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创新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大学发挥更大的作为(第四章)、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可行性--大学理念及功能的变革、大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评价(第五章)、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路径--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第六章),最后以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建创新型知识杨浦为案例对上述观点加以佐证分析(第七章)。 首先阐述了当前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阐述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软实力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指出大学可以为创新型城市的构建可以起到关键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通过研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从历史的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创新力、以及竞争力等方面综述大学对所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并重点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的案例。本章的最后部分着重列举和阐述了当前大学推动城市发展的几种理论与模式,以为后文引出重点论证的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途径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做为伏笔。 第三章为了给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基于大学主导型的产学研联盟的模式和途径--这一论点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分别和着重从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大学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如:创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创意城市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谈及科学发展观)、管理学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社会和谐发展理论等角度作了阐述。 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创新性城市建设对大学的需求、大学功能的扩展和创业功能的衍生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城市政府在大学作用发挥方面的作用。 第五章从宏观的理念的角度论述了大学自其产生之日起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学理念及功能经历的2次历史性变革,以及与这种变革相适应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第六章论述了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模式及措施的论证分析与描述。提出了以大学为原动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官产学研联盟模式。 第七章以同济大学推动杨浦区发展的案例作为对上述模式的剖析,进一步阐述和论证上述模式对于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效益。 第八章对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作出总结和展望。分析了本文的局限,对今后如何进一步研究做一些计划。

著录项

  • 作者

    张希胜;

  •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学科 城市建设与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白庆华;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城市经济理论;
  • 关键词

    大学; 创新型城市; 推动作用; 产学研联盟;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6:11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