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计算机专业师范培养方案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针对上师大的个案研究
【6h】

计算机专业师范培养方案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针对上师大的个案研究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产生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研究现状分析

2.2 现有研究不足之处

2.3 本研究的重点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流程

3.2 假设及问题

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四章 培养方案调研及问题分析

4.1 师范毕业生从教情况分析

4.2 对师范毕业生的访谈调查

4.3 对师范毕业生的问卷调查

4.4 培养方案改革研讨会研究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培养方案比较研究

5.1 上师大计算机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培养方案比较

5.2 上师大与华师大计算机师范专业培养方案比较

5.3 上师大与首师大计算机师范专业培养方案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计算机师范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6.1 针对培养目标的建议及策略

6.2 针对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6.3 针对课程设置的建议及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局限性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计算机师范专业培养方案访谈提纲

附录2 计算机师范专业培养方案调查问卷

附录3 计算机师范专业培养方案研讨会记录

附录4 上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师范专业2009级培养方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声明

答辫签名

展开▼

摘要

相比较基础教育“课改”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就显得滞后许多。大学教育是一种思想,远远不如基础教育改革来得快,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经历不断变革和发展的中小学对教师的要求。
   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对矛盾而产生的,即基础教育改革导致中小学对师范生的要求日益增长,而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师范生却难以达到中小学的预期要求。既然矛盾存在于入职阶段,而非职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那么,出于“正本清源”的思想,笔者将焦点放在教师的职前教育阶段,对师范生本科阶段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优化策略。这也是本研究的新见解,希望能够为提升计算机师范生师范技能和专业能力建言献策,为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思路。
   本研究以计算机师范生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文献综述,了解领域现状,提出本研究的假设并设计技术路线。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历届师范生处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及问题;通过对改革研讨会会议记录的整理和分析,了解中小学对师范生的要求,从而挖掘培养方案可能存在的不足。其次,通过与国内兄弟院校培养方案的对比,来进一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值得借鉴的地方,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最后,提出制订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的培养方案、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等优化调整培养方案的策略和建议。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中小学对信息科技教师各方面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除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外,还需兼具网络管理、系统维护、程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与现有培养方案下培养的师范生存在较大的差距,该结论由第四章得出;第二,上师大计算机师范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过于理想化,课程结构不够清晰,各类课程与培养目标的结合度略显欠缺,课程设置上偏向计算机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处于劣势,师范特色难以体现,该结论由第五章得出;第三,针对培养目标,应切合实际,准确定位,以就业为导向,兼顾个人需求,不妨尝试2+X培养模式,规范化课程分类,通过改革部分专业课程来弥补教师教育课程的不足,该结论由第六章得出。
   本研究的新见解在于,关注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这样一种形势,将基础教育对信息科技教师要求不断提高这样一个事实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一系列统计分析、访谈调查、问卷调查和质性分析,来了解上师大计算机师范专业所培养的师范生与基础教育对计算机教育人才期望之间的差距,来寻找计算机师范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不足,为后续针对培养方案所进行比较研究提供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