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庄子非孔”看庄子美学思想的间接呈现
【6h】

从“庄子非孔”看庄子美学思想的间接呈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第一章从庄子对孔子形象的塑造看“庄子非孔”

第一节梦者——符合《论语》的儒家孔子形象

二、儒家弟子对孔子的批判

三、世之灾人对孔子的批判

第二节学者——经道家人物点醒由儒转道的孔子形象

一、孔子向老子请教

二、孔子围困得道家人指点

第三节伪儒——通晓道家思想的儒家孔子形象

二、伪儒背后的庄子之生死观

第四节觉者——深谙道家思想的道家孔子形象

一、主张不受外物影响的道家孔子

二、顺道无为的道家孔子

第二章从“庄子非孔”探庄子对不同孔子形象塑造的原因

第一节孔子形象的多样性

二、孔子思想的多面性

第二节《庄子》的艺术创作手法

二、卮言日出,以和天倪

三、庄子思想和语言的矛盾性

第三节庄子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二、不同时代的人文情怀

第三章从“庄子非孔”析庄子思想的美学意义

第一节“庄子非孔”思想中的美学

一、庄子思想的绝对自由

二、庄子对人性的关注

第二节“庄子非孔”塑造手法中的美学

一、庄子的批判精神

二、庄子的想象

第三节“庄子非孔”在现代语境之下的美学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古来谈哲学以老庄并称,谈文学则以庄屈并称”,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庄子》一书无论是从文学内容还是在哲学思辨方面来说,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内涵深邃、文风诡谲,千百年来令读者深思而不得其解。《庄子》之所以如此令人费解,与其“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以和天倪”的叙述方式、诙谐诡怪的语言表达,及其言不尽意的思想内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庄子的思想透过这一叙述方式和语言表达共同聚焦于同一个人物形象——孔子时,不仅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文风,也给后世读者留下了一个谜团——庄子对孔子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 庄子塑造了四种不同的孔子形象:第一,坚定的儒家孔子形象,这类孔子和《论语》中的孔子有较多的相似之处;第二,经道家人物点醒由儒转道的孔子形象,庄子多借用孔子学者的身份,让孔子向道家人物请教,暗含了道家思想高于儒家思想的意指;第三,悟得道家思想却身处儒家境地的孔子形象;第四,深谙道家思想的道家孔子形象,后两者多借用孔子的师者身份,通过孔子传递道家的思想。为了更好地理解《庄子》中的孔子形象,需要跳出对儒家孔子的膜拜以及同历史上真实孔子地过度捆绑,才能更好地理解《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及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刻画出多种多样的孔子形象与其思想及其表达方式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庄子美学思想的表达。体现了庄子的绝对自由精神,不受历史上真实孔子形象的拘束,行文随思想表达的需要自然流露于人物形象之中;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以及物质世界对人精神的异化;将儒家圣人从神坛拉下,以大胆地批判精神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对权威的追捧,赋予人们思考重新思考的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复杂多变的人物形象,出自庄子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庄子行文的基础,借寓言、重言、卮言呈现出来言不尽意的丰富内涵。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庄子对于人的关注与思考之上的,庄子在对不同孔子形象的批判之中透露出的是其挣扎在黑暗现实之下的仁爱精神。本文试从《庄子》中的孔子形象着手,探究“庄子非孔”背后所体现的庄子美学思想,旨在更好地解读《庄子》。

著录项

  • 作者

    王敏;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建疆;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庄子;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5:20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