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技术的人民性——从社会建构论—唯物史观的框架来看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
【6h】

技术的人民性——从社会建构论—唯物史观的框架来看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

原创性声明及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导言

第一章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的几种框架

第一节技术决定论的框架

第二节社会决定论的框架

第三节人本主义的框架

第二章理论框架的选择——在社会建构主义和唯物史观之间

第一节社会建构主义介绍

第二节一种新的研究框架的形成——社会建构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结合

第三节人民性的技术纲领——对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解读

第三章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探析

第一节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分析

第二节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第三节对《资本论》的分析

第四章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对我国科技政策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价值目标

第二节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科技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技术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范畴,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技术是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从一种全新的视角——社会建构主义与唯物史观相结合的框架——来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本文认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人是技术的主体和建构者,技术是人的社会建构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解放的表现形式,它的本质在于人民性.本文通过对代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形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的代表性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的解读印证了这一观点.在对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解读的基础上,思考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对我国目前科技政策的指导意义或作用,亦即如何落实技术的人民性.我们只有建构国家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把人民性的价值目标、以民众为主的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纳入我国科技发展、创新的轨道.除导言和结语之外,本文共分为四章:导言部分提出问题,简要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意义和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一章,考察了研究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几种框架: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和人本主义.经过分析,采用这几种框架来分析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都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因此均不能揭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本质所在.第二章,首先介绍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概况以及这种理论自身的弱点.在克服这些缺点的同时,本文提出了用社会建构主义与唯物史观相综合的分析方法来揭示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本质,并阐述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核心.第三章,具体解读了代表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的代表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来对第二章中的观点进行印证.第四章中,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思考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对我国科技政策的指导性意义.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写作做了一下简要的回顾,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