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后现代境域中的反本质主义美学批判研究
【6h】

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后现代境域中的反本质主义美学批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引言

第一章20世纪的艺术景观考析:从现代到后现代

第一节现代艺术:形式探索中的反艺术特征考辨

第二节后现代艺术:反美学与美学的边缘化

第二章“终结”视域:美学的困境、抑或重生?

第一节哲学的“终结”与美学的危机: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的启示

第二节艺术的“终结”:从黑格尔、阿多诺到丹托

第三节美学的“终结”?:一个问题

第三章艺术与美的定义的放逐——后现代境域中的反本质主义美学分析

第一节语境化:一种关于美的本质概念的放弃

第二节传统美学是否基于一个错误:肯尼克的批判

第三节美与艺术是不可定义的:韦兹对本质主义美学的否定

第四章美与艺术定义的场域化——后现代境域中的反本质主义美学批判

第一节在可定义与不可定义之间:反本质主义美学局限分析

第二节“艺术界”:一种对艺术的解释

第三节“习俗惯例”理论:艺术定义的第三条道路

第四节艺术的场域描述:一种关于艺术定义的场域化理论

第五章审美的拯救:后现代审美的诠释

第一节审美抑或判断:康德与杜尚相遇

第二节重提审美:理论、现实与“家族相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尝试对后现代境域中的反本质主义美学加以批判性考究,而贯穿于这一批判性考究过程的核心和主题是美与艺术的定义可能性问题以及由这一问题衍生出的对哲学与艺术在当下的后现代境域中的存在现象的梳理与澄清,或者是反过来,对后现代境域中的美与艺术的定义的问题的批判性考究要通过哲学和艺术的参照来进行。 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有五章组成。 第一章通过对20世纪的现代艺术的反形式特征和后现代艺术的反美学特征的考析,突出强调了艺术实践和艺术现实给传统的美学理论带来的冲击,美学的边缘化传达了美学表层化的存在危机。 第二章则从“终结”的视域分析了“哲学的终结”和“艺术的终结”。作为美学言说两极的艺术和哲学的“终结”从内在理路上也“终结”着美学。“终结”不是消亡,美学的“终结”不是美学问题的隐退,恰恰相反,它使美学问题在后现代境域中得以彰显,最突出的就是美的本质艺术的定义问题必须重新思考。 第三章是对反本质主义美学对美的本质和艺术的定义的放弃的分析,这无疑是对美本质艺术定义问题的一种思考路径,尽管是否定的路径。我们通过维特根斯坦的建基于“意义即用法”的语用学分析和“家族相似”理论的“语境化”思想、肯尼克对传统美学构筑基础的错误分析以及韦兹直接对艺术是不可定义的强调来突出反本质主义美学对美和艺术定义的放逐。 第四章承续着第三章而来,通过对反本质主义美学的局限分析,试图发觉在后现代语境中美的本质艺术定义问题的拓展,包括丹托的“艺术界”、迪基的“习俗惯例”和布尔迪厄的“艺术的场域化”。他们都在传统美学思想在面对当下的艺术实践美学现实失效的尴尬处境中,试图打破既定的理论模式和言说路径,延续着这一问题的理论生命。 第五章基于第四章论述艺术问题时的视域转换,即从“艺术是什么”向“艺术品的资格是如何获得的”问题的滑动,而关注当下的审美现实。当对艺术品的鉴赏不是通过审美而是通过作出一种身份认定的智性判断时,康德的审美判断理论必定会受到质疑,是判断而不是审美成了后现代的审美实质。这样我们就在变化了的现实中重提审美,通过一种“家族相似”式的剥离,完成审美现实艺术实践设定的审美任务。

著录项

  • 作者

    宋国栋;

  •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方克强;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美学;
  • 关键词

    反本质主义; 艺术; 美学批判; 语用学;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3:4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