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走在日本新浪潮风口浪尖的大岛渚——解读大岛渚“性”叙事主体电影的原欲性念与悲悯情怀
【6h】

行走在日本新浪潮风口浪尖的大岛渚——解读大岛渚“性”叙事主体电影的原欲性念与悲悯情怀

代理获取

目录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论文摘要

序言

第一章诘问日本“新浪潮”

第一节20世纪60年代日本文化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20世纪60年代日本电影的状况

第三节大岛渚与“新浪潮”

第二章性——政治背景下的欲望爆发

第一节原欲的起源:《爱与希望之街》

第二节原欲的至高点:《感官王国》(13)与《爱之亡灵》

第三节人兽之欲:《马克斯,我的爱》

第三章悲——在性之上的情怀写真

第一节悲悯情怀的构成:《青春残酷物语》

第二节暴力与悲悯:《太阳的墓场》

第三节同性情爱的悲悯情怀:《御法度》

第四章原欲的表现手法

第一节色彩——原欲世界的显性因子

第二节仪式——情欲异化倾向的呈现

第三节时政——流贯情欲的背景指涉

第五章原欲的终结对话

第一节风俗——残酷作品主题的来源

第二节死亡——情欲悲悯情怀之定格

结 语

注 释

附录 大岛渚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现代性的到来,为爱作为人格独立的象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可靠的个体性原则是爱的基础,出现在现代性肇始阶段的历史之中。在那个时期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了大量青年男女以自由爱情反抗家庭利益的文艺作品,爱与自由和平等紧密相连,成为抽象原则外化的最佳载体。由此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当性开始反对命,尽管不能简单地说古代社会是禁欲的而现今社会是开放的,那么就用带着时代特色的有色眼镜去分辨和解读在某个特定的社会阶段出现的关于情色的作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性与爱在当时和现在的处境的确不同。在一个传统环境下,无论是出于宗教、家庭、道德还是健康的考虑,鱼水之欢都首要服从一系列的规则,单纯的性与爱是没有意义的,带来的结果必定是羞耻或者罪恶。 因此对于大胆执着于用性来叙事达意的电影导演,大岛渚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尽管他是所谓日本“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日本电影的代表人物。具有独特个性的他和他的作品在影界激起了千层浪,几乎所有作品的主题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反传统、反体制的观念。用他自己的话说,“世界之中是没有猥亵的本体的。” 从1960年的《青春残酷物语》到1999年的《御法度》,大岛渚始终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性的主题。大岛渚擅长用性来说明问题,性不单是他所讲的故事,还成为了他讲故事的手段,其用意是发出对现实进行认识和思索的号召。1959年他的处女作《爱与希望之街》,就已经通过不同阶层两个少男少女之间的行为对话,隐约透射出两性在社会阶级认识问题上的对立与矛盾。这与他自身成长的家庭环境、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思考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通过对大岛渚作品的研究,认识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出现的特定的表达方式,同时作为这个环境的产物,探索他对这种社会现象及产生原因所作的回应,是本文之初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