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非彼无我到依经立义——《论语》中的“他者”特质与诠释模式
【6h】

从非彼无我到依经立义——《论语》中的“他者”特质与诠释模式

代理获取

摘要

西方语境中的“the Other”被译为“他者”,在当下的汉语学术界被广泛使用,但现有的研究多流于表面化的批评术语借用,笔者认为这种借用是缺乏学理推敲的。本选题以“他者”作为线索,梳理《论语》中的“他者”观念,从语言释义到思想、从思想到文学观念、从文学观念到诠释学三个层次分析《论语》中潜在的主体和“他者”的结构关系,使隐没在丰富的文献材料中的,具有补充主体作用的“他者”概念经由新的看视角度被提炼出来,从而建构潜在于《论语》中的“他者补充主体”的逻辑。
   孔子诗学观念的核心是开放性的本体范畴“仁”,即在与“他者”互动过程中,主体通过“克己”的方式“虚让”内部空间,给“他者”的进入,进而补充留下空间,主体在被“他者”补充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并逐渐趋向于“仁”。作为这一过程的载体,即儒家经学诠释学的核心要素——作为本体范畴的“经”,在诠释者对经典进行阐述的过程中与诠释者互为“他者”,但同时诠释者具有“优先主体性”。“经”和“仁”一样,具有本体范畴的位置,但同时又是开放性的本体,在诠释者的“优先主体性”之下,“经”的丰富涵义对诠释者的思想做出补充。
   笔者对现存丰富的研究资料进行重新阐释,得出结论:“他者补充主体”这一逻辑既贯穿于《论语》对人称代词的使用背后的潜在思维,也贯穿于《论语》中关于“天人关系”的论述和伦理层面对“我”和“他人”关系的建构;孔子的诗学观念将“兴观群怨”视为文艺的作用,其背后潜在的逻辑同样是“他者补充主体”。参照以“自我”和“他者”二元关系为基础的西方阐释学,在汉语语境下进行诠释学研究时,必须考虑同中国儒家经学诠释学处于同一文化语境下的潜在“他者”,而“他者补充主体”的逻辑正是“依经立义”潜在的学理逻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