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荀子·非十二子》研究
【6h】

《荀子·非十二子》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荀子,战国末年人,其生平有记载,但文字甚为简略,争论颇多。荀子的著作至今存有《荀子》一书。其历代版本不下百种,互有长短,较为通行的是清代王先谦集注的《荀子集解》。《荀子·非十二子》是《荀子》的第六篇,为专门批驳战国诸家学说之文。因此,《荀子·非十二子》对中国古代学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探讨,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我们认为《荀子·非十二子》的研究工作还不是很全面,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荀子·非十二子》进行深入探讨。
   本论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概括综述前人对荀学研究的成果。
   第二部分,论述荀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荀子政治、学术活动的年代。这是本文讨论荀子思想的年代学框架。
   第三部分,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以学者对《荀子·非十二子》的疏证为依据,全面论述《荀子·非十二子》中对先秦诸子的评判。它批评它嚣、魏牟肆意妄为,与禽兽无异;批评陈仲、史鰌刻意追求超世脱俗以成就自身洁名,以异于世人来显示自身高洁,不足以合大众;批评墨子和宋子的学说已经不适应国家政治发展的新现实。等等。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主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荀子·非十二子》的内容进行全面阐述。第一,本文认为《非十二子》的作者是荀子;第二,综合各家学者的考论,本文认为《非十二子》中的子弓是指駻臂子弓;第三,探讨了《非十二子》的学术思想。首先,荀子对各家的批判皆以“礼”为标准;其次,《非十二子》立足于统一学术的时代大背景;最后,《非十二子》通过塑造圣贤君子形象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第五部分,本文指出了《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意义。同时,本文认为荀子在对战国时期社会学术思潮的变化和对先秦诸子的批评中,体现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批判现实,构建理想,更寄寓着他对美好社会的建设意识和一位学者的学术使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