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象学视野中的萨特想象理论研究
【6h】

现象学视野中的萨特想象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想象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在其美学、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并具有广泛的影响。
   本文以想象在西方哲学和美学中的演变为历史背景,对萨特的想象理论进行分析和比较,揭示了想象作为萨特现象学美学的中心方法论的构建性地位,并对其文学艺术理论、美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文除导言和结语外,内容共有五章。
   第一章“萨特想象论的历史渊源”,首先介绍了想象在西方思想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在被哲学家贬斥和被文学家赞扬中形成的悖论。休谟充分肯定了想象的三原则在观念间进行组合的重要作用,但是将它们为归结为习惯,却动摇了理性大厦的基础。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中认为纯粹想象力是一切经验的可能性的基础,但到了第二版却更加重视知性的统觉的综合能力。在判断力批判中,他认为想象力可以在审美判断中发挥自由性,在崇高判断中发挥统摄作用,并体现在天才的创作中。胡塞尔重视在直观中想象和知觉的作用,把想象和图像意识联系在一起,认为想象是当下化的意识,这些对于萨特的想象理论都有深刻的启发。
   第二章“萨特想象论的哲学基础”,主要讲萨特想象理论的现象学基础。萨特受到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深刻影响,尤其认为意向性理论把人和世界重新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从内在哲学到超越哲学的重要进步。萨特哲学的立足点是他的超越性自我,他否认先验自我的存在,把反思前的我思作为反思的基础,认为自我一直在构建中,从而赋予了人的实践活动以更高的价值。
   第三章“对于想象的现象学分析”,首先对萨特的想象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因为翻译名称的不一而造成的误解进行澄清。通过对以往想象理论的分析,萨特认为想象是一种综合性的意识,这是想象理论的重要起点。想象需要物质材料的参与,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它的自发性、情感性和思想性。想象也因此在认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通过象征功能进而达到超越和审美的自由。
   第四章“萨特想象论的比较研究”,通过和梅洛一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中的知觉理论进行比较,进一步剖析萨特的想象理论的侧重点和不足之处。以诗人庞德为代表的意象派诗歌的中心词汇也是意象,但是和萨特的意象相比,前者属于文学创作理论,后者属于现象学美学的范畴;前者的目的是寻找表达特定感情的客观对应物,后者是对现有存在的不断超越的过程。
   第五章“想象在萨特文艺理论中的体现”,分别研究萨特的艺术理论、词语观、阅读理论和审美喜悦论中的想象。艺术作品是通过想象构建的近似物,其中凝结着意义,人们通过想象空间来创造出神似,填补空白,进行欣赏和对话。词语对于萨特来说具有两面性:物性和工具性,他重视词语的意象魅力,但更倾向于文学的介入性和实践性。阅读是响应文学作品的召唤,也是作家和读者在承认对方的自由基础上的协作,在文本的引导下建构意象世界。在想象基础上出现的审美喜悦,标志着作品的成功,体现了审美价值的实现,并趋向于人的终极自由。
   结语部分“从想象现象学到存在主义”,着重分析萨特在时代的影响下的理论转向,想象不再是他研究的重点,而作为一种方法论融入了他的存在主义美学之中。

著录项

  • 作者

    鲍俊晓;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德兴;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文艺美学;
  • 关键词

    萨特; 想象理论; 现象学; 文学艺术;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2:4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