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西安“集贤鼓乐”的保护与开发为例
【6h】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以西安“集贤鼓乐”的保护与开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有待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

2.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民间传统文化的相关性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民间传统文化

2.2 新农村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关系

2.2.1 新农村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是批判摒弃与继承发扬的统一

2.2.2 新农村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2.2.3 新农村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

2.3 民间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价值

2.3.1 民间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

2.3.2 民间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2.3.3 民间传统文化是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2.3.4 民间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关键

3.民间传统文化的变迁、保护与开发现状及问题

3.1 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变迁及原因

3.1.1 民间传统文化的价值变迁

3.1.2 民间传统文化变迁的原因

3.2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及问题

3.2.1 管理体制不全,立法缺失

3.2.2 思想上认识不足,存在偏差

3.2.3 政府投入不足,资金匮乏

3.2.4 后继乏人,传承断裂

3.2.5 农民文化层次低下,专业人才不足

3.2.6 保护不力、开发过滥,偏重商业化和工具化

3.3 民间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农村和农民生活的影响

3.3.1 农村社区生活的整合性受到影响

3.3.2 农民个体之间的文化认同感逐渐淡化

3.3.3 农民的日常文化生活日趋单调

4.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应遵循的原则和对策分析

4.1 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4.1.1 本真原则

4.1.2 整体原则

4.1.3 人本原则

4.1.4 发展原则

4.2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4.2.1 坚持政府主导,发挥政府职能

4.2.2 培养农村文化队伍,发挥农民的主体性

4.2.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4.2.4 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4.2.5 构建人才支撑体系

4.2.6 加强宣传教育,培养文化自觉

4.2.7 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创造文化生产力,实现“以文养文”双促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

展开▼

摘要

民间传统文化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历史的沉淀、是民族的精华,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基和重要资源,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意义。目前,随着新农村的发展,随着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以及农耕文明的过去,民间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其留存也受到多方面的冲击。由于政治、社会多方面原因造成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民间文化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的整合性和弱化了农民的文化认同感。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切合实际的对策来保护和发展农村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以尽可能地留存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维护文化传统的延续性和传递性。
  彰显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现阶段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中,对民间传统文化明显着力不足。本文以西安“集贤鼓乐”的保护与开发为个案,只有转变认识,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方能真正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既要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还要保持当地固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优势,使农民有家园的认可,并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的环境。
  本文通过对民间传统文化和新农村文化关系的分析,肯定民间传统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间传统文化的变迁、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找出我们在保护和开发民间传统文化工作上的不足;在对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案例的分析的中,提出保护和开发民间传统文化应遵循的原则,完善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文中对“集贤鼓乐”保护和开发的思考中,激发出对一些民俗与艺术的复合体的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复合体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依托相关的文化产业而保护好其活态性,以实现以文养文的双重机制,最终实现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和壮大的双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