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本雅明的“纯语言”观探索罗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
【6h】

从本雅明的“纯语言”观探索罗幕士的《三国演义》英译本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One Three Kingdoms in China and Moss Roberts’ English Version

1.1 Three Kingdoms in China

1.1.1 Introduction of Three Kingdoms

1.1.2 Contributions of Three Kingdoms

1.2 Information of Three Kingdoms’ Translations in English

1.2.1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Versions for Three Kingdoms

1.2.2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or Moss Robert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hodology

2.1 Literature Review

2.1.1 Investig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ree Kingdoms at Home and Abroad

2.1.2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ure Language and Three Kingdoms

2.2 Methodology

Chapter Three Walter Benjamin’s Pure Language

3.1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1.1 What is Deconstruction

3.1.2 Translation from Deconstructive Perspective

3.1.3 Representatives of Deconstruction

3.2 Walter Benjamin’s De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2.1 The Background of Walter Benjamin

3.2.2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

3.2.3 Conclusion of Walter Benjamin’s Translation Theory by Graph

3.3 Walter Benjamin’s Pure Language

Chapter Four Exploring Three Kingdoms by Pure Language Theory

4.1 The Realization of Pure Language in Good Translations

4.2 Pure Language’s Destruction Because of Inappropriate Translation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Conclusion of the Whole Thesis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PUBLISHED PAPERS

展开▼

摘要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结束,前后共历时97年。小说深刻描述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作品通过对三国时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也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塑造了400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的译文,有近二十个语种,其中英译本又可分为节译本和全译本。罗幕士翻译的《三国演义》在英译本里当属最新的版本,也是到目前为止译介公认的最好译本,所以作者在本文中将把其作为研究对象。译者罗慕士是著名的西方汉学家,30多年潜心研究中国文化,并长期活跃在纽约高校和美国汉学界。19世纪60年代,解构主义首次出现在哲学领域中,之后它便逐渐地开始在建筑、文学批评、翻译等人文社会学科领域中产生影响。在翻译领域中,解构主义本质上是创新派—它反对并挑战权威,反对二元双方中的一方从属于另一方的等级观念,认为在原文和译文间没有绝对的忠实性可言,把翻译及其对原文的阐释看作是对语言的一种补充。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被认为是后现代翻译观的先声之作。在该文中,本雅明阐述了原文和译文的关系,认为原文和译文不是传统译论中所说的主仆地位,而应该是平等、互补的关系;在语言哲学的框架下,他对文本的可译性也进行了探究,认为可译性就是翻译的价值所在,是一种再生能力,是一些作品所固有的本质特征;他还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率先提出了质疑,认为译文与原作没有完全的忠实性;本雅明提出一个抽象晦涩但又极其重要的概念—纯语言,认为它是最高的语言,同时又是抽象的语言,存在于各种具体个别的自然语言之中,译者的任务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把潜在于各种语言中的纯语言开发出来,确保源语言生命的延续。译者只有抓住作品的永恒并将语言做出不断的更新,才能让原文与译文和谐统一,无限的接近纯语言。
  该论文将通过对《三国演义》英译本的研究,探索本雅明纯语言观的可行性。在接下来的第一章,将主要介绍《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介绍本文所选英译本的译者背景。在第二章,作者将介绍国内外学者们对《三国演义》的研究现状,并交代借此译本探索纯语言这一想法产生的过程;该论文作者将采用的方法论也将和读者们有所交代。在第三章中,作者将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和本雅明的纯语言理论进行梳理;作者还将采用图表形式清晰总结本雅明的诸多翻译观点。在第四章中,作者将分别举例,指出译本中成功应用纯语言之处,同时也将列举译本中翻译欠妥、未能成功实现纯语言的地方。第五章将总结该论文,并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于今后研究的一些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