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技艺载道,道艺合一——中国古建筑科技、伦理、艺术融合的案例与理论探索
【6h】

技艺载道,道艺合一——中国古建筑科技、伦理、艺术融合的案例与理论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实证性原则

1.4.2 整体性原则

1.4.3 历史主义原则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实证性——建筑史研究的基本手段

1.5.2 整体性——建筑史研究的系统论

1.5.3 历史主义——建筑史研究的批判性

第二章 真善美:中国古建筑鼎立与发展的“三足’’

2.1 真——中国古建筑的科技力量

2.1.1 斗拱:科技与伦理的统一

2.1.2 榫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2.2 善——中国古建筑的伦理表征

2.2.1 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自然观

2.2.2 阴阳有序、主次有别的次序观

2.2.3 坐南面北、坐西向东的方位观

2.2.4 尊卑有序、各安其位的等级观

2.3 美——中国古建筑的艺术气质

2.3.1 建筑:艺术的载体与外化

2.3.2 建筑与艺术风格的变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与环境

3.1 古建筑:自然的和谐

3.1.1 俯察地理,善择基址

3.1.2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3.1.3 环境整治,心理补偿

3.2 古建筑:物我的和谐

3.2.1 物我一体的自然观

3.2.2 古建筑语言的和谐美

3.3 典型性古建筑的和谐特征

3.3.1 民居建筑

3.3.2 佛寺建筑

3.3.3 宫殿、坛庙和陵墓

3.3.4 古典园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与科技

4.1 建筑材料及结构:演变与科技

4.1.1 从土石结构到砖石结构

4.1.2 木框构架结构的兴起

4.1.3 多层砖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4.2 建筑技术进步:科技的外化

4.2.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4.2.2 古建筑技术发展的初期

4.2.3 古建筑技术的规范化

4.2.4 古建筑技术的创新发展

4.3 建筑与科技:案例的分析

4.3.1 古建筑的声学现象及其分析

4.3.2 古建筑的抗震机能及其分析

4.3.3 斜塔的独特型制及其分析

4.3.4 悬空寺的力学奇迹及其分析

4.4 最小作用量原理:中国古建筑的原则

4.4.1 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定义与内涵

4.4.2 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应用原则

4.4.3 最小作用量原理与中国古建筑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与伦理

5.1 家国的伦理观与封闭式的建筑结构

5.2 尚祖传统在古建筑中的体现

5.3 儒家伦理对古建筑的深刻影响

5.4 人本理念:中国古建筑的灵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与艺术

6.1 中国古建筑的艺术风格

6.2 中国古建筑的艺术手法

6.2.1 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6.2.2 衬托性建筑与“借景”

6.2.3 障景的艺术表现手法

6.2.4 点景、对景、框景与移景

6.2.5 色一无文:色彩的运用

6.2.6 减柱法:科技服务于艺术

6.3 建筑与艺术融合的案例

6.3.1 建筑与雕塑的融合

6.3.2 建筑与绘画的融合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对于中国古建筑,虽然历史上不乏“理论”层面的指导性著作,近现代也不缺乏研究的著作,但目前的研究态势却是普遍缺乏对古建筑在理论上的认识,文物保护的目的也仅限于市场价值导向和国家从属性,相对阙失了文化认同角度的探索分析,使得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史作为一门学术或学术史的研究长期处于一种基本无理论的状况。这是本选题的依据和原因所在。
  笔者和两位导师在梳理中国建筑史研究历程时发现,孟子的名言“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不仅是对人文价值诸层次的伟大概括,也完全适用于我们对中国古建筑理念的研究。也就是说,中国古建筑不仅仅是科技力量的浓缩,其中还凝结了中国古人的审美属性,更融入了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具有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特征和属性,仿佛孟子所谓的“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而这还是中国古建筑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的最基本层面,这一基本层面其实更承载着真、善、美一体背后的道德和存在的本体问题——包括信仰和宗教层面的问题,这也许就是孟子“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的希望和要求了。这,就是本文的总思路,也是本文所期盼的最大创新。
  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建筑由案例分析并上升到理论概括的研究,旨在揭示和论证中国古代优秀建筑中的科技、伦理、艺术之间的一种完美的和谐性。换言之,大凡适用、实用和耐用的建筑,往往就越符合科学技术的简单性、和谐型和完美性,同时就越符合美的原则,具有越好、越完美的审美属性和艺术价值,进而也就满足与时代相适应并同步一体的伦理——包括政治、文化需求,是真、美和善的“三位一体”。
  这就决定了本文的思路。
  第一章即“引论”中,提出并阐释了中国建筑史研究包括本文研究的实证性、完整性和历史主义的三原则。
  第二章以典型范式对中国古建筑科技、伦理与艺术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基本厘清了建筑与宗教、伦理与艺术的融合方式,并揭示出这种融合的路径及其原因。这一章奠定了整个论文的思想框架。以下的第三、四、五、六各章则是在这一大框架下的具体展开和深入分析,即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科技、建筑与伦理、建筑与艺术。
  第三章“建筑与环境”,首次提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这两个环境,并主要从选址、制宜和整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认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本质上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又体现为人与心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如何协调的关系。建筑实质上只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一个中介,即通过择址、制宜和整治而达到建筑与自然环境、心理环境的和谐。
  第四章“建筑与科技”,认为科技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建筑产生影响。第一,科技进步促进了建筑材料的多样化,产生了更多的结构的建筑;第二,科技进步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大发展,产生了很多与科技成果相关的奇特古建筑,如利用声学原理建造的中国四大回音建筑、根据力学原理建造的抗震和斜塔建筑以及悬空寺等。这些奇特的建筑无一不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本文并指出,科技对建筑的影响还表现在中国古建筑的指导原则——最小理作用原理的运用上,并发现中国古建筑几乎都在这一原理的指导下进行建造,而且最小作用原理与和谐性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这样就使得我们在建筑与科技、伦理、艺术之间找了和谐性这一共同特征。
  第五章“建筑与伦理”,认为中国古建筑在满足其功用性的基础上,更多地表现出伦理这一主题。首先,家国式的伦理观使得中国的古建筑具有封闭式,注重安全感,这也是中国古建筑多用院落式结构的基础;其次,尚祖的传统、儒家的伦理思想使得中国的古建筑的布局和色彩运用上具有等级性;最后,淡于宗教的人本思想使得中国的古建筑追求理性,有别于西方建筑中表现出来的狂热的宗教崇拜。
  第六章“建筑与艺术”,首先从艺术风格入手将中国古建筑分为按建筑类型和结构划分的两大类,然后从理论上解析了中国古建筑六种基本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即:富有装饰性的屋顶,衬托性建筑和“借景”,障景,点景、对景、框景和移景,色彩的运用,以及“减柱法”。最后运用具体的实例对建筑与雕刻、绘画艺术相融合作了具体的分析,得出优秀的中国古建筑几乎都是与艺术融合的结论。
  第七章“结语”。在总结和归纳以上中国古建筑真、善、美一体的特征和属性之后,提出了背后的道德和存在的本体问题包括信仰和宗教层面的问题,期望这一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从文化切入的角度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有新的帮助。
  在以上思想和方法的创新之外,本文通过田野考察、文献与实物相印证的二重证法,还有一些具体的创新,主要是:(1)首次根据最小作用量原理对和谐性进行了科学的论证;(2)首次分析了应县木塔经历三次地震而未遭破坏的几种主要原因;(3)对古建筑的多种声学效应进行了分析,首次根据声波速度与温度的关系公式(c=√kRT),给出了因白天与夜间的温差而生成的声学现象给出了物理解释;(4)首次对古戏台屋顶的“藻井”构造与亥姆赫兹共鸣器的物理作用进行了分析;(5)首次对悬空寺的建筑艺术和物理力学原理的完美结合,并给出了其整体构造的力学分析,给出了其支撑立柱的稳定性分析。
  本文的不足之处:(1)对于资料的收集还不够完备;(2)对中国古建筑真、善、美一体统一背后的道德和存在的本体问题——包括信仰和宗教层面的问题尚未进行专门、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希望今后能继续完善;(3)论文在指导思想上力图做到辉格和反辉格两种史观的融合,但事实上反辉格方面略显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