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研究——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
【6h】

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研究——基于山东省实验区的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探究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及目标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高考改革的背景、理念及目标

(一)高考改革的背景

(二)高考改革的理念

(三)高考改革的目标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之间的应然关系

(二)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改革应处理的现实矛盾

第二部分山东省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实践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

(一)山东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经验

(二)山东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二、山东省高考改革的历程

(一)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前的山东省高考改革

(二)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山东省高考改革

(三)山东省“3+X+1”高考方案与广东、海南、宁夏三省区的高考方案比较

第三部分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高考改革的思考

一、当前高考存在的问题

(一)高考功能定位存在的问题

(二)高考内容存在的问题

(三)高考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

(四)高校招生录取存在的问题

三、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改革的建议

(一)高考功能定位转变

(二)高考内容改革

(三)高考方式、方法改革

(四)高校招生录取改革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高考在中国始终是一个“高烧不退”的话题,自1977年重新恢复以来,它一直在众多的评议声中不断改善自身。理性地讲,统一高考是人们择善而从、倍加珍惜的一项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其存在的文化土壤。但它也是一项利弊兼具的教育评价制度,需要不断改革,趋利避害。尤其自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以来,高考再一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因此研究高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改革意义重大,它不仅关系到考生及学校的利益,而且关系到教育公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实现。当前对高考的研究很多,大多集中于价值观的研究或者笼统的理论研究,对高考改革提出的建议也多是宏观上的理想状态。可行的做法。 论文首先明晰了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关系,以便为高考改革提供理论依据。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它所遵循的理念和所要实现的目标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教育的本真意义。同时,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的高考如何应对引起人们的异常关注,成为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高考改革有其必要性,也有自身的理念和目标。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但是,在现实的环境中二者之间的龃龉也清晰可见,需要足够的重视和协调。 山东省是一个高考大省,也是本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省份之一,山东省的高中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理念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认同,理清山东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高考改革的发展脉络有助于两项改革的深入。山东省在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国家高度集权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地方和学校获得了一定的课程自主权,教材多样化得以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正在发生着改变。但是高考对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制约性还较强,甚至在某些方面阻碍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山东省高考自恢复以来也发生着或细微或巨大的变化,考试科目的设置随着高考改革的进展不断调整。2007年山东省推行新的高考方案“3+X+1”,2008年依然延续这一方案。方案中的“1”,即基本能力测试成为改革的亮点和创新之处,体现了各科融合的趋势,对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改革的目的在于找出问题,提出建议。通过查阅资料、理性思辨、结合实践,笔者发现了一些目前高考存在的问题,其表现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定位不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现状;高考内容考查仍没有脱离知识立意的倾向;高考方式依然单一,绝对性太强;招生录取对于分数过度依赖等。因此,笔者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应定位为适应性考试;考试内容从以“能力立意”为主逐步过渡到“素质立意”;变大一统的高考模式为分层次、分类别的两次或多次考试;均衡重点院校的招生录取比率,采取多元评价方法。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使命,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