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崇圣重教的齐鲁风尚
【6h】

崇圣重教的齐鲁风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先秦齐鲁崇圣重教的社会风尚

(一)周礼规范下的隆礼向学的风尚

1.周礼繁杂,不学礼,无以立

2.鲁人崇礼习礼的自觉意识

3.隆礼风气浸染下的向学之风

(二)“好为人师”与“甘为学子”的风尚

1.有教无类

2.诲人不倦

3.爱生如子

4.博学多才

5.“为王者师”的人格风范

6.好为启蒙之师

(三)求学为荣的风尚

(四)办学就学的风尚

1.学在官府

2.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3.私学的昌盛

4.稷下学宫

(五)齐鲁的父教、“母训”风尚

1.母教子立德:注重言传身教

2.母教子为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母教子读书:用心良苦

4. 傅母教修身:权威与艺术的结合

5. 妻教夫谦逊:批评中的智慧

6. 父教传统由来已久

(六)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二、秦汉至明清齐鲁崇圣重教的新气象

(一)汉代以来的尚儒之风

1. 经学大师云集

2. 刻苦求经,知难而进

3. 潜心注经,弟子盈门

(二)私学再度兴盛

1. 办学规模扩大

2. 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3. 刻苦求学,人才辈出

(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家训

(四)隋唐以来的科举

(五)宋代以来的书院

1. 院址依“圣迹”而定

2. 书院、管学、科举融为一体

三、晚清以来重教风尚的新发展

(一)新式教育的热潮

(二)革命党人立志兴学的气象

1. 教育阵地即革命阵地

2. 留学热潮

3. 女子教育的蓬勃发展

(三)重教之病态

(四)恢复高考以来对教育的痴迷

1. 山东的高考成绩一直据高不下

2. 民办教育如火如荼

3. 再穷不能穷教育

4.痴迷高考的畸形

四、重教之风成因探究及评价

(一)崇圣重教成为传统

(二)儒学思想根深蒂固

1.鄙视经商

2.拒绝冒险

(三)教育精神的平民化

参考文献

学术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山东号称齐鲁礼仪之邦,而教育在齐鲁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孔孟大儒的教育探索,到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从私塾的繁荣到书院的兴盛,诸多教育史实表明,生活在山东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直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本文重在以详实典型的实例论述山东地区崇圣重教的传统,探究这一传统的传承和形成的原因,同时也反思教育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以求对今天的现代教育有一点启发和借鉴。尤其要说明一点,山东自古有重教的传统,主要是指人们对教育的崇敬乃至痴迷,乞丐和土匪办学,都是很好的例证,但重教也未必在任何时期都处于教育的领先地位。个中原因,本文也会进行剖析和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