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私人领域视角下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6h】

自由空间与审美话语——私人领域视角下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ABSTRACT

绪论:

一、双向扬弃的“审美文化”范畴

二、有待深化的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第一章:私人领域及其相关范畴

第一节:私人领域概念辨析

一、私人领域包含的三重意蕴

二、私人领域发生的五个条件

第二节:私人领域、消极自由与相对价值

一、“免于做什么”的消极自由

二、走向相对化的价值与真理

三、积极自由在我国的不可或缺性

第三节:私人领域与文化现代性

一、现代性发生的场所、手段和形式

二、社会现代性对私人领域的侵害

三、文化现代性对私人领域的维护

第二章:建国后30年间的私人领域及审美文化状况

第一节:建国后30年间的私人领域状况

一、“单位”对人身自由的限制

二、私人领域陷落的三个表征

三、私人领域不发达的两个历史文化原因

第二节:纪律化、公共化的审美文化活动

一、遭受挤压的审美文化活动时空

二、严格规定的审美文化活动方式

三、全面受限的审美文化内容

四、权力空隙之中的流风余韵

第三节:同质化、革命化的审美文化空间

一、指向革命的历史文化空间

二、导向政治的工作劳动世界

三、挪作他途的家庭生活领地

四、遭到革除的身体自然属性

第三章:新时期的私人领域状况及审美文化发展

第一节:新时期以来的私人领域状况

一、四个出场条件

二、三个组成部分

三、私人时间在当下的延长

第二节:审美文化活动的私人化、身体化和生活化

一、审美文化活动的私人化

二、审美文化活动的身体化

三、审美文化活动的日常化

四、审美文化活动的例行化

第三节:新时期审美文化版图的重绘

一、官方文化

二、精英文化

三、都市文化

四、传统文化

五、民间文化

第四节:新时期审美文化发展的两大阶段

一、以精英文化为主导的80年代文化地图

二、以都市文化为主导的90年代审美文化地图

三、异质杂糅的审美文化空间

第四章:审美文化场景的三大主题

第一节:日常生活场景的浮现

一、日常生活叙事的两种表现

二、日常生活之“真”与“零度写作”

三、谁才是“老百姓故事”的讲述者

第二节:身体意象的突围

一、感性内涵的恢复与身体的多样化

二、“视觉禁忌”的失效与原始情绪的宣泄

三、商业机制对身体的表面化处理

四、权力因素对身体秩序的再次编码

五、“看”与“被看”的复杂权力关系

第三节:隐私话题的张扬

一、“商业陷阱”还是“心灵的安顿”

二、谁的“隐私”

三、“她们”的“倾诉”

第五章:私人领域在当前的内在矛盾和困境

第一节:保护者还是入侵者——通讯传媒的多重角色

一、作为保护者的技术传媒

二、作为入侵者的科学技术

三、来自于大众传媒的威胁

第二节:同盟者还是压迫者——商品经济的游移身份

一、作为美学叙事的广告及其“询唤”功能

二、专家系统对日常生活的包办

三、消费行为的道德化、规范化

四、被纳入生产循环的自由时间

第三节:同宗还是异类——文化工业的双重面孔

一、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二、伯明翰学派对大众文化的重新阐释

三、文化工业对我国私人领域的推进

结语:——重提生活与艺术的相互责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该文以"私人领域"为理论视角来反思当代审美文化(从1949年至今),力图在新的维度上揭示当代审美文化的现实根源、发展源流、本质属性、价值功能及其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复杂关系.私人领域是一个与公共领域尤其是与国家权力相对应的社会学范畴,它通过对国家权力做出必要的限制,为私人个体从事经济、道德、审美和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块免于权力干扰的自由空间,其本质特征就在于私人活动的独立性、自由性和自律性.由此可见,私人领域不仅是一个宏观的社会学范畴,同时还是一个直接关涉个体自由的概念.吁求自由、创造自由并表征自由的审美文化,正是在这一空间内找到了它坚实的生长根基和土壤.这一概念的引入有利于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当前的审美文化研究:第一,重新理解审美文化,将其置于更为广阔深厚的现实语境之中,揭示其与政治、经济和社会阶层的复杂关系,避免拘于文本分析的形式主义倾向.第二,重新确立私人个体在审美文化活动中的主体能动位置,在变化了的社会心理基础和文化需求系统中,重新审视并评价当代审美文化的价值和功能,解除长久以来的审美文化工具论认识.第三,提倡一种辩证的立场和"价值中立"的态度,对具体的审美文化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避免斗争哲学的二元对立式思维,避免将私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与学术研究的公共视野相混淆.第四,本着建设的态度,明确审美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将之纳入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宏观系统之中,这也是该文写作的最终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