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的历史演变与理论内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观念研究
【6h】

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的历史演变与理论内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观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引言

第一章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的形成和历史演变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对文艺服务对象问题的阐释

二、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在中国的萌芽

三、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在中国的形成

四、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

五、与时俱进的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

第二章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的理论内涵

一、文艺属于人民

二、人民的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三、用大众化的形式表现人民的生活

第三章围绕核心观念讨论三个重要理论问题

一、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

二、关于“人民”的历史性问题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问题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艺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阶段、新境界、新飞跃。这一观念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呈现了明显的中国民族特点、民族形式、价值取向和政治形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论文以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的历史演变与理论内涵为研究对象,共分三章。 第一章“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的形成和历史演变”。本章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疏理了马克思主义创始者对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的阐释,以及这一观念在中国产生、发展、形成和深化的历史过程,并简要陈述了几个历史时期这一观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及思想内容、发展概况、理论创新等。通过对这一进程的历史推演,本文认为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在中国文艺运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懈创新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核心观念的形成及发展进程中更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籍此,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根源。 第二章“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的理论内涵”。本章主要从文艺的本质属性,即文艺属于人民;文艺的创作来源,即人民的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的表现形式,即用大众化的形式表现人民的生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核心观念的基本内涵。本章通过对核心观念理论内涵的研究,认为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具有广阔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科学理论内涵,这一观念站在人民的立场,代表人民的利益,着眼于人民的需求,深刻揭示了文艺来自人民,表现人民,属于人民,并最终服务人民的递进关系以及文艺与人民的辩证关系。 第三章“围绕核心观念讨论三个重要理论问题”。本章以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对与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密切相关的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人民”这一概念的历史性问题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讨论,明确了核心观念的政治形态;对“人民”的历史性的讨论,廓清了文艺服务对象的科学内涵和历史演变;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讨论,增强了以提升民族文化为目的,扬弃中西文艺遗产的自觉与自主意识。从而使文艺为人民服务核心观念建构在更为完整的科学体系和系统的理论框架之上。本文结语认为,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政治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柱。中国文艺思想和文艺运动发展具有典型的政治形态,文艺观念、文艺形态、话语思维以及创作方法与美学原则等无不体现着政治文化的内在制约。核心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固然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是它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社会历史及现实文艺运动的发展。文艺为人民服务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开创了中国人民文艺的新纪元,对中国人民文艺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