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乐与道:荀子乐论研究
【6h】

乐与道:荀子乐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荀子乐论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

一、礼坏:旧伦理政治秩序的瓦解

二、乐崩:新乐对雅乐的冲击

三、孔孟的音乐思想

第二节 荀子乐论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一、《荀子·乐论》与《礼记·乐记》的关系

二、“乐教”在“六经之教”中的地位

第三节 研究荀子乐论的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荀子乐论研究现状与本文思路

一、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思路

第一章 乐与天:荀子论乐的天道基础

第一节 天与人

一、外在之天:天人之分

二、内在之天:天之在人

第二节 乐通天人

第二章 乐与性:荀子论乐的人性基础

第一节 情与欲:苟子人性论再认识

一、“情者性之质也”

二、“欲者情之应也”

第二节 乐导情欲

一、乐与情

二、乐与欲

第三章 乐与心:荀子论乐的人心基础

第一节 心与道:荀子认识论再研究

一、“虚一而静”

二、“心”的四种功能

三、以心合道

第二节 乐与心

第四章 乐与教:荀子论乐的教化功能

第一节 荀子的教化思想

一、师法之教

二、化性起伪

三、教罚并用

四、注错习俗

第二节 荀子的乐教思想

一、乐教的内容

二、乐教的形式

三、乐教的原则

第五章 乐与圣:荀子论乐的人格塑造功能

第一节 荀子的理想人格论

第二节 乐在理想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第六章 乐与群:荀子论乐对伦理与政治的辅助功能

第一节 以乐辅仁

一、“仁者自爱”与“爱而利之”

二、“仁者爱人,义者遵理”

三、“美善相乐”

第二节 以乐成礼

一、礼之“养”与“别”

二、“乐合同,礼别异”

第三节 以乐致和

一、荀子“群居和一”的社会理想

二、乐对“群居和一”的促成

结论 乐与道:荀子乐论的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 荀子乐论的贡献

一、人格教育意义

二、伦理政治意义

第二节 荀子乐论的局限

一、社会批判意识问题

二、个体独立意识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周公“制礼作乐”,由此奠定了宗周礼乐文明的基础,成为儒家思想的源头活水。至战国末期,荀子以弘扬孔子的礼学成为先秦儒学的又一座高峰。正因如此,长期以来,研究荀子礼学的论著不胜枚举,而研究其乐论的成果却寥若晨星。但事实上,乐与礼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无乐何以成礼?故孔子常以“礼”、“乐”对举,而荀子作《礼论》之后,亦以《乐论》继之。可见,在当前儒学复兴的形势下,深入研究荀子的乐论,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本文以荀子的乐论为中心,以先秦儒学为依托,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型为历史背景,通过分析荀子思想中乐的天道基础、人性基础、人心基础,勾勒出荀子对乐的理论论证,进而探讨荀子有关乐的教化功能、人格塑造功能和伦理和政治功能等思想,由此得出乐是沟通与接连天道与人道的枢纽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力图解决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荀子倡导乐论的原因,以及荀子乐论是否具有当代意义。第二,荀子乐论的建构是何以可能的。第三,乐的功能及其在荀子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围绕这些问题,全文除首尾的《绪论》和《结论》外,主体部分包括上下两篇,各三章,凡六章。
  绪论部分首先梳理荀子乐论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厘清《荀子·乐论》与《礼记·乐记》关系问题,然后介绍阐述研究荀子乐论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意义,最后分析与总结前人对荀子乐论研究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上篇三章探讨乐的哲学基础,力图回答荀子乐论的建构何以可能。第一章乐与天:分析荀子乐论的天道基础,指出荀子高扬“天人之分”是为了划清天与人的范围与限度,区分天职与人职分的不同,从而确立人的主体性。荀子将人的感官、情感与认识等本然属性视为内在之“天”,而内在之天与外在之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天之在人”。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倡导人们既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积极地运用自然规律。值得强调的是,荀子所倡导的音乐能够表现自然与人伦的和谐,能够“理天地”、“治人伦”,沟通天道与人道。
  第二章乐与性:分析荀子乐论的人性基础。通过对“性”之内容“情”与“欲”的内容与层次的划分,厘清荀子人性论的真实内涵。荀子所言的“情”与“性”有四种关系:第一,“情”体现了“性”的内容。第二,“情”是“性”之用,是“性”接于物后的外发显现。第三,“情”会受到“性”的影响。第四,“情”可以被教化、改善,而“性”中的生理性需求不能被改变。荀子认为,“欲”是对“情”的回应、配合。荀子所谓的“欲”有四个层次的内容:生物本能与自然欲求、享乐的欲求、权力与财富的欲求、自我实现的欲求。而自我实现的欲求是对道德与神圣性的追求,它超出一己之私,面向的是人类共同体。而这种“欲”也是“情之应”,也是“性”的一部分,因此,“性”本身并不是恶的。荀子认为乐有助于引导、节制人的情感与欲望,从而让人们能够“积善成德”,过一种“合于道”的生活。
  第三章乐与心:分析乐的认识论基础。荀子认为,人对道的认识是“虚一而静”的过程,即保持内心的虚空、开放,让其不仅可以容纳一切(虚),又能在纷繁变化的世界中找到统一性,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安。“虚”、“一”、“静”是连续进行,又相互配合的动态过程,其体现了“心”的四种功能,即理性认知心、感性情欲心、道德心和意志心。而正是由于“心”具有这四种相互配合的功能,它才可以用理性认知心去认识道(“知道”),用情欲心去渴慕、追求道(“可道”),用道德心去守护道(“守道”),用“意志心”去“禁非道”。在这样一个不断递进的动态过程中,“心”才能真正认识“道”。而乐对“心”的改善与提升作用,又有助于心的四种功能和谐发挥,从而促使心合于道。
  下篇三章从个体与群体及其关系的层面,着重探讨荀子对乐的实践功能的论说。第四章乐与教:分析荀子对乐的教化功能的论述。首先分析荀子的教化思想,将其教化的方式归纳为师法之教、化性起伪、教罚并用、注错习俗四个方面。其次分析、归纳作为教化重要方式之一的乐教的内容、形式与原则。为了展现乐教表现天道与人道的内容,荀子在旋律、节奏、乐器、场合等音乐表现形式上进行了规定,其所依据的原则是“审一以定和”。
  第五章乐与圣:分析荀子三种人格理想:士、君子、圣人,以及乐对于理想人格的促成。荀子认为乐的教化目的是让人在自由、和悦的艺术氛围中,性情得以陶冶和提升,从而成为对世界和他人心怀仁爱,笃行义礼,对社会有贡献、有担当,能够领悟天地之道,掌握时空变化规律,能在世界中找到自身位置,实现自我价值,渴慕道、认识道、遵行道、守护道的人。
  第六章乐与群:分析在荀子思想中乐对伦理和政治的辅助作用。首先,通过梳理乐与仁的关系,分析乐对仁的辅助功能。荀子将儒家的“仁”在“仁者爱人”的基础上,增加了“仁者自爱”与“爱而利之”两个面向,而针对这两个面向所导致的不公不义,荀子又提出了“义者循理”的思想,使得“仁”有了“义”作为原则性保障。荀子倡导“美善相和”的主张,正是让人们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将自然情感过度、升华为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让美与善能够和谐统一。
  其次,通过梳理荀子思想中乐与礼的关系,分析乐对社会规范的辅助功能。“仁”需要有“义”作为保障,而对“义”的原则的遵行,则需要有制度规范——“礼”作为保障。礼之“养”的作用在于养护、节制“欲”与“情”,协调人的情感、欲求与道德、意志之间的冲突;礼之“别”的作用是建立等级秩序,使得人与社会安定有序。而“乐合同,礼别异”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帮助人们修养性情,缓解礼给人造成的压抑感,另一方面弥合“礼别异”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从而达到你我不分,跨越差等之爱的境界。
  最后,分析乐对社会和谐的辅助功能。荀子提出“人不能无群”,因而主张“明分使群”,建立等级差序的社会秩序,使得人伦、制度得以清晰安排。他强调实行“分义则和”的理念,使得社会资源得以正当、适宜地分配,实现“群居和一”的社会理想。在荀子乐论中,乐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能够促进个体在共同体中发挥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够帮助人们端正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还提醒人们要对现实政治进行思考与批判,追求一种“合于道”的政治生活。
  结论部分一方面总结荀子乐论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乐对于情感能力、认识能力、道德能力的改善作用,乐对于教育、伦理及政治的意义,以及由此所提炼出来的音乐乃沟通、连接天道与人道的枢纽的论断;另一方面通过评判荀子的乐论,指出其不足,以期为音乐理论以及音乐教育的当代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