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孝是良知发用流行——王阳明孝论研究
【6h】

孝是良知发用流行——王阳明孝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王阳明孝论相关研究成果

一、儒家孝论研究成果

二、仁孝关系研究成果

三、王阳明思想研究成果

四、王阳明孝论研究成果

五、罗汝芳孝论研究成果

六、李贽孝论研究成果

第三节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文章不足

一、创新点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文章不足

第二章 孝与心、性

一、孝于王阳明之影响

二、孝于王阳明思想之地位

三、孝于王阳明思想的构建及传播之意义

第二节 价值本体——王阳明之“良知”

一、良知之渊源

二、良知是价值本体

三、良知之多维度解读

第三节 孝是良知与“父”感通所生之表德

一、良知“生”之品格

二、感通——良知生发之必要前提

三、良知——孝之本原

四、孝——良知与“父”感通而生

第四节 孝是仁之“生意发端处”——王阳明仁孝关系探析

一、“万物一体”之仁

二、王阳明仁孝关系思想之渊源

三、仁是孝之先发

四、孝是万物一体之根本进路

小结

第三章 尽孝工夫论

第一节 致良知——尽孝之途径

一、私欲——不孝之原因

二、格物致知——尽孝之工夫

三、必为圣人之志——格物之动力

四、王阳明与朱熹格物之差异

第二节 孝是知行合一

一、良知——“知行本体”

二、知行合一才是真孝

三、知行合一于尽孝工夫过程始终

小结

第三节 王阳明孝礼思想

一、孝心为本,孝礼为末

二、致良知:求孝礼之工夫

三、圣人对于“礼乐名物”之态度

四、讲求权变:王阳明对待古礼的态度

第四章 王阳明孝道教化与孝亲观念

第一节 王阳明的孝道教化

一、忠恕——孝道教化思想基础

二、对百姓之孝道教化

二、鼓励官员行孝之举措

三、对家族子弟的孝教育

第二节 王阳明的孝亲观

一、孝是安于性命

二、孝莫大乎养志

三、王阳明之丧葬观

小结

第五章 泰州学派对王阳明孝论的继承与发展——以罗汝芳、李贽为中心

第一节 孝是良知之当下呈现——罗汝芳孝论

一、泰州学派的重孝传统

二、孝——良知当下呈现

三、孝是仁之实

四、求孝工夫:仁礼结合

五、“孝弟慈”是大学之根本进路

小结

第二节 孝是“童心”之发——李贽孝论研究

一、爱亲是“童心”之发

二、丧葬经历与思想

三、大孝是闻道

小结

附论 王阳明孝论对现代社会孝道建设的启示

一、良知——孝之本原

二、致良知——尽孝之途径

三、孝是知行合一

四、因时调整孝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孝于王阳明的人生及学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王阳明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对亲人的感情极为深厚,甚至超越自身,也正是这份爱亲之心左右了他人生的重要选择,从而对其人生和学术之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欲追随佛道“离尘出世”之时,是一念孝亲打消了他的念头,使他真正选择了儒家。他被人追杀,想要远遁之时,也是一念孝亲使他放弃了远遁的想法,不顾个人安危前往贵州龙场,最终在龙场悟道。无论是回归儒家还是龙场悟道,都是王阳明学术生涯中意义重大的事件,孝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孝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王阳明认为,孝是人之“种性”,是人生而有之、无法磨灭的人性之基。孝是内圣外王的工夫起点。孝于王阳明心学体系的建构、完善及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王阳明以孝亲经验为基石构建和完善了其心学体系,又常以孝为例证阐述其思想。
  王阳明吸收了孟子首创的“良知”概念,并将其提升至价值本体的地位。良知不仅是伦理道德之本原,也是天地万物“存在”(意义世界中的存在)之终极依据。孝是事亲之理,是良知与亲在感通的情况下生出的表德。良知是孝的本原,孝是良知的发用。
  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程朱的仁孝关系思想。仁孝是体用关系,仁为体,孝是仁的发用,且是先发。仁发用为对天地万物普遍的爱,孝是爱亲,是最深厚的爱。仁者境界是万物一体的境界,是王阳明追求的至高境界。孝是行仁之本,也是万物一体境界的工夫进路。仁、义、礼、智是人性的内涵,仁是“心之全德”,在广义上包含了义、礼、智三者。仁孝关系就是人性与孝的关系,仁孝是体用关系,人性与孝也就是体用关系,人性是体,孝是人性之发。
  王阳明从心性论的角度回答了“孝何以可能”的问题。他认为“心即理”,心性为一,孝不仅是性之所发,也是心之所发。
  若良知无弊,人自能尽孝。但人心中都有私欲存在,遮蔽了良知,使人知孝而不行孝。为子须尽孝,尽孝必然要去除私欲对良知的遮蔽。尽孝的工夫是致良知,致良知的工夫是格物,即按照良知(孝心)去行孝,“无一毫之不尽”。通过格物,孝之理由心中扩充至“事亲”之事上,“事亲”之事获得孝之理,良知扩充至极致。通过格物致知,私欲被格除。良知没有私欲的遮蔽,“见父”自然知孝,知孝自然行孝,自然达至尽孝的境界。立志能够为格物提供动力,责志是去除私欲之工夫。
  良知是知行合一的“真知行”。作为良知的发用,孝也是知行合一的,且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真的孝。只是徒口说孝却不去行孝,是“妄言”;行孝却没有良知的指引,是“冥行”。知而不行不是真知,行而不知不是真行。且知、行俱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始终合一并进于尽孝工夫过程的始终。
  孝心与孝礼是本末、源流之间的关系,孝心为本、源,孝礼为末、流。孝礼不在心外,而是孝心的自然发用。他反对通过“学、问、思、辨”的工夫去心外求孝礼,孝礼在人的心中,工夫是致良知。良知若无私欲遮蔽,自然能够发出孝礼。古礼由古圣先贤依据良知所制定,良知万古如一日,古礼故能代代传承。但人在践行古礼之时会出现“反之吾心而未安”的情况,原因在于古礼在流传中出现错讹或古今风俗的改变。对此情况,王阳明秉持其一贯意见:不能泥古而违背良知,应该依据良知对古礼进行修改,使其本于良知,又合于风俗。
  王阳明践行“忠恕”之道,重视孝道教化。他一生为官,在任职地区采用告谕等多种方式实施孝道教化,也为官员尽孝提供条件。王阳明重视对家族子弟的孝教育,以家信的形式敦促他们行孝。孝是童蒙教育的重点,他在兴办教育之时,也提出了教育的指导思想——“申之孝悌”。王阳明的孝道教化是“觉民行道”的重要表现。
  王阳明认为孝是养亲、尊亲,也要珍爱身体、保重生命。这是他对原生儒家孝论的继承。除此之外,他还提出,孝子只需要做爱亲、敬亲之事即可,不要计较结果。他认为对待得失正确的态度是安于天命,因为安于天命,就不会被外物所诱惑而戕害了本性。这是他对原生儒家孝论的发展。“孝莫大乎养志”,父最大的志向是子能成圣。子以成圣为志便是养志,子能成圣是大孝。王阳明事亲就是养志,是最高层次的孝。王阳明丧葬思想:居丧有居丧之学,“哀亦有和”,不能悲戚过度;居丧要守礼,也要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不必苛求礼节;反对厚葬;否认墓志铭存在的意义,认为墓志铭使亲人不朽之有效方式,成圣才是。
  泰州学派有“重孝”传统,罗汝芳、李贽部分继承并发展了王阳明的孝论。罗汝芳基于深刻的孝亲体验构建了其学说,认为孝是仁之落实,是良知的当下呈现,尽孝是致良知,而且孝是大学之根本进路。以上是罗汝芳孝论对王阳明孝论的继承。同中又有不同存在,罗汝芳在众多德性中单独拎出孝、悌、慈作为良知的当下呈现。王阳明并未做这样的区分。在尽孝工夫上,罗汝芳主张仁礼结合。致良知只是其中一方面,他还主张学习外在规范,例如师法古圣先贤制作的礼文。这可以看作是他对王阳明只注重致良知而忽视礼节规范造成的弊病的反思。
  李贽虽然是特立独行的思想家,但仍属王门后学,对王阳明孝论也有颇多继承之处。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所发,并不来自于心外,也不能以外在的形式和规范来伤害爱亲之心。工夫只是直心而动,不必追求形式,不必苛求礼节。且他认为大孝是闻道,并以闻道为终身目标。当然,两者也存在不同之处。王阳明思想中,孝的本原是良知。李贽思想中,孝的本原是“童心”。良知纯是天理而无人欲,童心中内涵了欲,作为良知之发和作为“童心”之发的欲自然也是不同的。
  现代社会呼唤孝道。王阳明孝论对现代社会孝道理论体系建设的启示:孝是人性,是人的本心——良知的自然发用,不是外在规范,解答孝的正当性问题;提出格物致知的尽孝工夫论,为人们实现尽孝目标提供途径;孝是知行合一,知行缺一不可;对不合人心之孝礼加以调整,使之本于良知又合于风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