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俄国形式主义的经典范畴陌生化与自动化
【6h】

论俄国形式主义的经典范畴陌生化与自动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陌生化与自动化的理论内涵

1、从俄国形式主义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看陌生化与自动化

2、陌生化——由“奇怪”的错写而来自动化——对熟悉东西的熟视无睹

3、文学性与陌生化

二、陌生化与自动化间内在的张力

1、张力的语言场:符号与所指的不同一性

2、前景化与自动化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

3、前期待视野与当下文本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

4、审美心理与文本间形成内在的张力

三、陌生化:艺术魅力的营构

1、语言的陌生化

(1)语音的难化

(2)修辞的超常性运用

(3)“常中见奇”的语言是陌生化语言的最高境界

2、创造性的变形

(1)词语的超常搭配

(2)词序的颠倒

(3)叙述视角的变换

3、结构的延宕

四、陌生化与自动化的理论价值及内在的局限性

1、陌生化与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2、自动化—陌生化理论得以实现的前提

五、陌生化理论与艺术创作及其它

1、陌生化理论融于当下艺术创作之中

2、陌生化理论—时尚潮流的指导者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陌生化与自动化作为俄国形式主义的一对经典范畴,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概念。自动化作为与陌生化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与陌生化相比,它好像总是处于陪衬的位置,而实际上,自动化为凸显陌生化理论的价值起到重要的作用。 陌生化与自动化是一对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概念,二者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不断推动文学向前发展。在俄国形式主义看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要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对文本的形式或结构进行扭曲变形来不断地恢复人对生活的感觉,摆脱功利性的束缚。因此,有些学者就以此认定陌生化理论是唯形式论。那么,陌生化是纯粹的形式主义概念吗?我认为陌生化确实与形式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它并不是一个“纯科学”的概念,同时也具有很强的人本主义倾向。可以说,陌生化理论的出发点是形式主义,但这并不是该理论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是要恢复人对生活的感觉,因此,笔者认为陌生化理论具有浓浓的人本主义倾向。 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领袖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由“奇怪”的错写而来,但却由此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艺术的目的是让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陌生化不只是一种手法,它首先是一种独特的感觉,即审美感觉,通过延长审美时间,从而达到审美的目的,摆脱世俗功利的束缚。陌生化的目的是为了无利害关系地去感觉对象的性质。自动化是一种非审美的认知,经过数次感受过的事物,人们便开始用认知来接受:事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它,但却对它视而不见。如同习惯了的动作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人们的无意识领域而变得机械化。总之,“陌生化”与“自动化”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张力,成为文学发展的动力,使文学作品产生审美感染力。这种内在的张力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张力的语言场、前景化与自动化间的张力、前期待视野与当下文本间的张力、审美心理与文本间内在的张力。对陌生化的表述,可以用这么一个公式加以说明:陌生化——自动化——陌生化。这样,不断地使人们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摆脱了功利性的束缚。 陌生化是艺术作品实现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法,如何把事物从自动化中摆脱出来,让人们重新感受到陌生和新奇带来的艺术魅力呢?语言的陌生化、创造性的变形、结构的延宕是主要的陌生化艺术程序。陌生化理论对先后继起的文艺学流派影响深远,对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的贡献尤为突出。当然,陌生化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有其局限性,其局限性在于对陌生化“度”的把握上,俄国形式主义超出了一定的度,走上了一个极端。自动化也有其理论价值,自动化的存在,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陌生化理论,自动化的语言也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陌生化理论对于其它艺术也有重要指导意义,电影艺术、绘画艺术、舞蹈艺术、广告等等都可以在陌生化理论的指导下,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同时,陌生化理论对于当今人们追逐时尚潮流也具有启迪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丁莉;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绍全;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512.06;
  • 关键词

    俄国形式主义; 陌生化; 自动化;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01:43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