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成人HIV感染者中HBV、HC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对合并感染者的ART疗效和耐药研究
【6h】

中国成人HIV感染者中HBV、HC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对合并感染者的ART疗效和耐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论文一 我国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基线HBV、HCV合并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二 中国HIV/AIDS患者合并HBV或HCV感染对ART疗效影响的队列研究

前言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论文三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HBV合并感染者对乙肝疗效及耐药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在HIV患者中可能有较高的感染率。虽然有一些关于HIV感染者合并HCV和(或)HBV感染的研究报告,但是多数研究对象数量较小,没有从国家级层面对HIV感染者、尤其是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人群中的肝炎病毒感染流行情况进行评估。在我国开始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以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下降。成功的ART改变了对我国HIV/AIDS患者的医疗服务模式,从以往应急性治疗的模式逐渐向慢性疾病的治疗模式转化。HBV和HCV作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炎病毒,其对我国HIV人群的影响不容忽视,有待评价。本项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我国HIV患者在接受抗HIV病毒治疗前HBV和HCV血清标记物的分布情况。分析在HIV治疗患者中不同地区、传播途径和及其他社会经济学参数对HBV和HCV感染率的影响,即明确合并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确定高危人群和重点筛查对象。并分析患者基线的HBV和HCV血清学标志物与基线肝功能的相关性,比较HBsAg阳性与HBsAg阴性患者,HCV抗体阳性和HCV抗体阴性患者基线肝功能的情况。分析基线HBV和HCV血清学标记物对患者HIV治疗后12个月内的死亡率,治疗保持率,HIV病毒学疗效和CD4细胞的变化情况的影响。通过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HBV合并感染者观察队列为研究对象,对其HBV的耐药性进行研究,以了解HIV/HBV合并感染的人群对我国目前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项目的获益,初步阐明我国最早接受仅有拉米夫定一种对HBV有效的ART方案治疗HIV/HBV合并感染者疗效和HBV耐药发生情况。
   方法:
   以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我国免费抗HIV治疗的全部>15岁的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此期间新增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者(共25,691例)按照我国免费抗病毒治疗手册,进行抗病毒前进行治疗前基线评估,收集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CD4细胞计数,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anti-HCV)等。医务人员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录入,两名工作人员人工核对。数据准确性后,通过网络录入系统传输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治疗室。治疗室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再次核对,并对可能缺失或逻辑错误的数据进行确证和校正。使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评价总人群和不同传播途径中HBsAg和anti-HCV的阳性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治疗人群中HBsAg和anti-HCV的相关因素。比较上述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和基线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将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我国免费抗HIV治疗并在基线有HBsAg和anti-HCV检测结果的全部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共11,961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国家抗病毒治疗指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随访。随访时间点为2周,1月,2月,3月,此后每3月进行复诊。每次复诊均对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监测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包括CD4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个体的观察终点为治疗12个月或治疗终止。结果变量定义为死亡率/生存率,治疗保持率/退出率,和HIV病毒学和免疫学疗效。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线HBsAg和anti-HCV与患者治疗后12月的生存和治疗保持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基线HBsAg和anti-HCV与HIV病毒学和免疫学疗效的相关性。
   以接受ART或准备接受含拉米夫定方案ART治疗的HBsAg阳性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一个100例HIV/HBV合并感染者的前瞻性队列,已接受ART患者继续原方案治疗,未开始ART者开始启动含有拉米夫定的ART治疗,随访48周。在研究入组时以及48周后对患者的HBV感染血清学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以及血浆HHBV DNA含量进行检测,HBV DNA如>检测下限(LDL)则进行耐药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HBV血清学标志物以及HBVDNA变化。
   结果:
   研究期间共有25,691例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平均年龄34岁,65.4%为男性。14701例在基线检测HBsAg的患者中,阳性率为13.1%。12620例患者检测anti-HCV抗体,23.4%。11961例患者在基线同时进行了HBsAg和anti-HCV检测,4.0%为HBsAg和anti-HCV同时阳性。HBsAg在性传播人群,吸毒人群和输血感染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2.4%,17.7%和11.1%。anti-HCV在性传播人群,吸毒人群和输血感染人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75.7%和3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男性(AOR=1.3,95%CI1.2~1.5)、静脉吸毒人群(AOR=1.3,95%CI11~1.5)的HBsAg阳性率显著升高;静脉吸毒人群(AOR=31.9,95%CI27.8-36.6,与性传播途径相比),输血传播(AOR=7.9,95%CI6.0-10.4),男性(AOR=1.2,95%CI1.1-1.4),30-40岁年龄组(AOR=1.7,95%CI1.5-1.9,与15-29岁年龄组相比)是高anti-HCV阳性率的显著相关因素。
   将包括11961例患者的回顾性队列分为四组进行比较:HBsAg和anti-HCV均(-)组(68.1%),单独HBsAg阳性组(8.9%),单独anti-HCV阳性组(19.0%),和HBsAg和anti-HCV均(+)组(4.0%)。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对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校正后,HBsAg和anti-HCV均阳性组的治疗12月死亡率显著增加(AHR=1.5,95% CI1.2-1.8),治疗退出率(AHR=1.6,95% CI1.3-2.1)显著增加。anti-HCV单独阳性组的治疗退出率显著增加(AHR=1.4,95% CI1.2-1.7)。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病毒学疗效的影响因素:HBsAg和anti-HCV均(+)组的病毒抑制率显著降低(AOR=0.6,95% CI0.4-0.8)。
   前瞻性队列入组的100例患者入组时有11例患者尚未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时间在半年内有16人;治疗时间在0.5~1年、1~2年及2年以上的病例数分别为19、21和33例。入组时78例血浆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LDL),不改变ART方案继续治疗48周后,有68例(87.2%)维持HBV DNA<LDL,4例(5.1%)出现HBV DNA反弹,6例(7.7%)失访,检测到血浆HBV DNA的4例患者全部存在耐药。48周后有91例维持随访,14例血浆可以检测到HBV DNA,11(79%)存在高度耐药突变,10例(71%)存在rtM204V/I突变,对拉米夫定耐药,9例同时存在rtM204V/I和rtL180M突变,不仅对拉米夫定耐药,同时对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耐药。入组时存在HBV病毒血症的22例患者中,治疗48周后,仅有7例(40.9%)获得乙肝病毒学抑制,10例(45%)有HBV DNA>500拷贝/ml,有3例(13.6%)失访。91例患者中73例患者进行HIV病毒载量检测,其中68例(93%)检测不到HIV。
   结论:
   1、我国接受HIV抗病毒治疗人群基线HBsAg和anti-HCV的阳性率高,传播途径为其主要影响因素。HBsAg和anti-HCV阳性与治疗人群的基线肝功能异常显著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应在HIV人群中进一步加强HBV和HCV合并感染的筛查检测。
   2、HBsAg和anti-HCV均阳性的患者在治疗12月生存率,治疗维持率和HIV病毒抑制率均显著降低,单独anti-HCV阳性患者在治疗12月的治疗维持率显著降低。
   3、使用含300mg拉米夫定单药对HBV有活性的ART方案对HBV/HIV取得了双重病毒抑制。随着治疗的延长,HIV/HBV合并感染者使用单一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耐药有增加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