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实践自由观与海德格尔诗意境界对人的现实性终极关怀
【6h】

马克思实践自由观与海德格尔诗意境界对人的现实性终极关怀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的切入点及文章的主旨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一)对马克思实践自由哲学的研究

(二)对海德格尔诗意生存哲学的研究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马克思实践自由观与海德格尔诗意境界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思想渊源

(一)古希腊时期的实践自由观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自由精神

二、海德格尔诗意境界的思想渊源

(一)亚伯拉罕的精神感召

(二)胡塞尔的师承关系

(三)黑格尔的精神追溯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自由观与海德格尔诗意境形成与内涵

一、马克思实践自由观的形成与确立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实践自由观的发端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思维方式的深化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实践自由观的确立

二、 海德格尔诗意境界对存在的回归与澄明

(一)存在的复归与确证

(二)存在的样态的澄明——“诗意的栖居”

第三章 马克思实践自由观与海德格尔诗意境界的比较

一、马克思实践自由观与海德格尔诗意境界的差别

(一)马克思现实的实践的人类整体自由观

(二)海德格尔诗意的体验的个体自由观

二、马克思实践自由观与海德格尔诗意境界的共同旨归

(一)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对话的维度——对人的现实性终极关怀

(二)马克思面向现实的实践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塑造

(三)海德格尔面向现实的体验基础上诗意的安居

第四章 马克思实践自由观与海德格尔诗意境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实践的自由的“审美乌托邦”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的理论意义

(一)实现哲学的历史与时代使命

(二)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现实层面第一次实现对话

二、马克思实践的自由的“审美乌托邦”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的现实意义

(一)内含现实关怀的意蕴

(二)对科技理性背景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关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文章以马克思哲学实践自由观和海德格尔哲学诗意境界论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哲学对现实人性自由的终极关怀这一共同旨趣为切入点,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与精神生活的极度空虚形成较大反差、人的不自由、人的本性遭遇“失落”,这样的尴尬境遇,以马克思实践自由观和海德格尔诗意境界论在现实性上对人的终极关怀思想为指导,在深刻反思、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希冀找到一种实现人性本真回归的途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和构建起人的自由的、诗意的存在样式和存在状态,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文章从马克思和海德格尔哲学观“对人性自由的现实性终极关怀”这一全新的角度入手,将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这两位哲学界的奇才联系起来,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自由观及海德格尔诗意境界的思想渊源、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的详细梳理,得出了二者的差别,即马克思的哲学观是现实的、实践的、人类整体自由观;海德格尔的哲学是诗意的、体验的、个体自由观,与此同时,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两位哲学家的哲学观在对现实人性的关怀上具有深刻的一致性,其哲学的终极旨归具有共同的指向,即马克思是在面向现实的、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最终以实现人的自由为最高指向;海德格尔是在面向现实的、体验的基础上使人通过作诗,实现人的诗意的安居,最终指向人的最完美的存在状态自由。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自由哲学观基本内核和海德格尔诗性哲学观合理内核的详尽阐述,通过对二者内在逻辑与根本旨归的深入分析研究,得出两位哲学家的哲学观在对现实人性关怀上的一致性,以及在终极指向上的一致性,以此为指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体验,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实践,以达到每一个个体的自由,最终实现人类整体的自由与诗意的存在状态,从而实现对当下人类所处的现代性困境的消解,达到引领人类实现人性自由、自觉的存在的诗意境界的目的,为完成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批判现实境遇,引领时代发展的伟大使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为当下处于困境的人们提供一点精神上的引领和行动上的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