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野草》的人生哲学
【6h】

试论《野草》的人生哲学

代理获取

摘要

鲁迅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思辨性与哲理性,他的多篇小说与杂文也因对人性的深度探索而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其小说与杂文等文体之外,还有一种文体也带有浓厚的哲学气质,甚至其哲学深度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小说与杂文,更能体现出鲁迅内心凝练幽深的心理情感,这就是他的散文诗《野草》。《野草》是鲁迅写于1924--1926年的散文诗集,虽只有23篇(1927年编订出书时又增写《题辞》一篇,共24篇。),但其哲理丰富,意蕴深广,没有陈词激昂的控诉,也没有雄心壮志的宣言,却有人说它承载着鲁迅全部的哲学。为什么会有如此说法,鲁迅的人生哲学在这部《野草》中有哪些体现,在本文中将会做深入具体的分析。
   在对鲁迅《野草》的人生哲学进行梳理与探讨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以散文诗集《野草》的整体23篇为依托,重点以《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风筝》、《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死后》、《这样的战士》、《腊叶》、《一觉》等篇章为主要分析对象,将文章主体分为六大部分进行论说。
   第一部分探讨《野草》的受难意识,主要从受难意识的生成依据,受难意识的表现轨迹以及受难意识的精神内涵三方面入手,对受难意识这条精神线索进行深度把握。第二部分探讨《野草》的放逐与自我放逐精神,以及这种精神选择的线性发展过程,对于这一过程,本文将通过四个方面来加以阐述。第三部分探讨《野草》中的韧性抗争精神,对于这种精神,以往的相关研究已经产生一定的成果,本文立足于《野草》抗争精神的具体体现,着重分析鲁迅所推崇的韧性精神形式以及这种精神选择下所透发出的鲁迅的人生态度,希望能够另辟蹊径,创造新意。第四部分探讨《野草》的自省品格,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分析《野草》对个体差异性的思索,继而探查《野草》对人自身灵魂的主动内视精神,从而发掘出自省精神的另一个向度--由内而外的灵魂观照,最后引申出自省精神对人性内质的深度把握。第五部分着重讨论《野草》的死亡意识,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有两个切入点,即《野草》死亡意识的多重展现以及死亡意识的哲学内涵。第六部分探讨《野草》的青春寻觅意识,首先分析青春寻觅意识在《野草》中的体现,继而发掘出在这一主题的影响下所形成的青年群像以及所显现出的思想情感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