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当代文学中狼形象的历史流变及内涵阐释
【6h】

现当代文学中狼形象的历史流变及内涵阐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古代汉族观念中不被正视的“狼”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五四时期“狼”的恶义传承和初次转交

(一)不改恶面目的社会悲情衬托者

(二)开辟非负面形象的孤独者

(三)彰显狼性战斗力的复仇者

二、八十年代至今“狼”的继续转变和极大丰富

(一)八十年代反思、人文热潮下对“狼”的抑恶扬善

(二)九十年代社会转型下对“狼”的两种选择

(三)新世纪文学整合下对“狼”的立体化塑造

1.《狼图腾》对传统狼形象的彻底颠覆

2.《怀念狼》对“狼”象征意义的发掘

3.《重返狼群》对“狼”真实品性的还原

三、狼形象重要的演变趋势和现实启迪

(一)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状态思考的加重

(二)对人性和国民精神格局观照的深入

(三)对大众接受和市场导向的倾斜和迎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古代文学中,狼背负着臭名昭著的“恶狼”名声,是“凶狠残暴、忘恩负义”的代名词。进入二十世纪,鲁迅的一系列作品以深刻独到的视角让狼形象初现不同。八十年代以来,狼形象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重视,刻画比重也大大加强,具有了人格化的特征和精神化的象征。2012年李微漪的《重返狼群》又填补了狼文学纪实性题材的空白,以亲切可感的狼形象还原了狼作为动物实体的真实品性。本文对狼形象的分析选取了现当代文学中二十余部有关狼的作品,在具体考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其发展脉络,深入探讨这一形象的多重内涵和社会效用。另外,《重返狼群》和去年11月刚刚出版的《重返狼群(第二部)》,在形象塑造和生态关怀的呈现上可圈可点,针对学术领域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空缺,下文也会做出一定补充。
  除了结语,本文共分为四部分,后两部分为重点论述章节。
  绪论。首先对以往文学中的狼形象进行回顾,也就是古代文学中的狼形象,主要分析“恶狼”形象逐步奠定的过程。其次纵述狼形象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国外以殷国明对狼形象的研究为主,国内重点说明八十年代之后的研究动态。最后引导出本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五四时期“狼”的恶义传承和初次转变。狼形象在五四激进的思潮下初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评判,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鲁迅的一系列小说中,故而本章节以鲁迅笔下现身六次的“狼”为重点分析对象,谈五四时期狼形象对传统恶义的继承以及非负面意义的首次开辟。
  第二章八十年代至今“狼”的继续转变和极大丰富。继鲁迅写狼后,狼形象进入了长达半世纪的无声期,终在西部文学的兴起中重返文坛。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特别是新世纪,狼形象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通过对每一时段“狼”的变化和内涵的揭示,总结出这一形象的积极意义和消极走向。
  第三章狼形象重要的演变趋势和现实启迪。狼形象热度不减,根本上在于其与广大的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章节从“狼”的演变趋势入手,探讨三处重要的现实问题,分别是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状态思考的加重、对人性和国民精神格局观照的深入、对大众接受和市场导向的倾斜和迎合,从中思考“狼”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张帆;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秀英;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新体小说;
  •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创作思想; 艺术特征; 形象塑造;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59:00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