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渔父意象与传统隐逸文化
【6h】

渔父意象与传统隐逸文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传统隐逸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的士阶层与仕进文化

二、中国士阶层的隐逸情结

三、隐士身份嬗变与隐逸思想

第二章 渔父意象产生的历史脉络

一、“渔父”意象产生的必然性

二、早期的名士“钓翁”

三、不知姓名的“世外高人”

四、道家学派的代言人

五、精神自由、超脱旷达的自喻者形象

1、汉魏晋诗文中的“渔父”意象

2、唐代诗词中的“渔父”、“渔翁”意象

3、五代至宋代诗词中的“渔父”意象

4、金元散曲、绘画中的渔父意象

5、明清诗词中的“渔父”意象

第三章 渔父意象的文化内涵及哲学根源

一、渔父意象的文化内涵

1、代表遗世独立的人格理想

2、包含多重的审美内蕴

3、渔父乃智者的化身

二、渔父意象产生的哲学根源

1、庄子的理想人格

2、孔子的理想人格

3、古代士人的仕隐矛盾

4、儒道融通与隐逸思想的发展渊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中国古典文学用各种意象反映社会生活,极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由于古代文史哲贯通一体,植根于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沃土上的中国古典文学,既是传承几千年绵远历史和哲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又是古代哲学思想、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渔父意象与隐逸文化的关系即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渔父意象与隐逸文化两者的联系产生于春秋战国这个文化自觉时代的庄子及其所代表的道家,脱胎于屈原的《楚辞·渔父》,经过历朝历代作家的悉心创作,而逐渐丰富起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块“瑰玉”。以渔父为意象的古典文学作品,大致分为以打鱼为谋生手段的渔翁原型和以追求闲散适性、不拘于时的世外隐逸者的文学意象两大类型,从早期的名士“钓翁”到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由道家学派的代言人到精神自由、超脱旷达的自喻者形象,他们或逍遥出尘,恬淡自适,或愤世嫉俗,悲愤孤高;或惯看风波,全身而退,尽现“渔父”这一遗世独立的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灼灼光华。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中,“渔父”形象成为隐士高人的象征,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隐逸文化的内涵,寄托着中国文人对与世无争的超然生活的向往。渔父意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那就是庄子与孔子这两位文化巨人各自的人格理想及唐代起知识分子中形成的儒道佛三家互补融合的独特思想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