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精神病药物和改良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6h】

抗精神病药物和改良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录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1.精神分裂症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2.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精神分裂症

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结果

1.临床一般资料

2.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结果的比较

3.MECT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GDNF浓度的比较

讨论

1.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的研究

2.治疗前精神分裂症血清GDNF水平的研究

3.抗精神病药物对血清BDNF、GDNF水平的影响

4.血清BDNF、GDNF水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

5.S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神经营养因子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及神经可塑性有重要的作用。精神分裂症神经营养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的变化是由于这些神经营养因子失衡的结果。神经营养因子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3/4/5。不少研究发现BDNF、GDNF与精神分裂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研究结果不一致,尤其是BDNF、GDNF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关系及治疗对它们的影响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探索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的影响、认知功能的变化以及BDNF、GDNF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前后血清BDNF、GDNF的水平变化。
  方法:
  选自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使用连线测验(TMT)、言语流畅性测验(VFT)、Stroop测验、霍普金斯词汇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4个神经认知量表评定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和正常人的认知功能。同时通过ELISA方法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MECT前后血清BDNF、GDNF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n=80)血清BDNF和GDNF浓度为(9.8±3.1)ng/ml和(390.2±131.2) pg/ml,与对照组(n=77) BDNF和GDNF浓度(12.4±3.2) ng/ml和(572.9±261.5) pg/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治疗8周后,患者血清BDNF和GDNF浓度分别上升为(11.7±3.15) ng/ml和(552.7±298.2) pg/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的所有认知功能量表(除HVLT-R测验中保持百分比子项)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治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显著好于治疗前,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治疗前血清BDNF浓度和HVLT-R即刻记忆1试、2试、回忆总数、TMT-B均有显著相关性(r=0.505,P<0.01;r=0.164,P<0.05;r=0.353,P<0.01;r=-0.056,P<0.01),血清GDNF浓度和Stroop色词测验、TMT-B、VFT中动作测验均有相关性(r=0.587,P<0.01;r=-0.488,P<0.01;r=0.172,P<0.05)。在正常组所有认知功能量表分与血清BDNF、GDNF均无明显相关性。
  2.MECT前,精神分裂症患者(n=80)血清BDNF和GDNF浓度为(9.7±2.1)ng/ml和(383.2±113.7)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ECT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和GDNF浓度为(11.9±3.3)ng/ml和(565.1±233.7)pg/ml明显高于MECT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BDNF、GDNF浓度低于正常人群,经过8周的药物治疗血清BDNF、GDNF浓度显著升高,接近正常水平。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受损,认知损害累及学习记忆、注意力、词语流畅性、执行功能等多方面认知领域,治疗后部分有显著地改善,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血清BDNF、GDNF水平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2.MECT前,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GDNF浓度低于正常人群。MECT后,患者血清BDNF、GDNF浓度显著升高,接近正常水平。MECT可能通过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而起到抗精神病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