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初遗民诗僧研究
【6h】

清初遗民诗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第一章清初遗民诗僧研究论略

第一节诗僧得名的由来与研究现状

一、诗僧得名的由来

二、诗僧与僧诗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清初遗民诗僧的群体认定

一、遗民诗僧的发展演变史

二、清初遗民诗僧群的概念认定

第二章清初遗民诗僧崛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沧桑巨变之乱世

第二节三教合一与禅宗之兴盛

第三节心学的异军突起

第四节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

第三章清初遗民诗僧的社交

第一节清初遗民诗僧与文人士大夫的交游

第二节清初遗民诗僧之间的交往行迹

第三节遗民诗僧与隐士的交往

第四章清初遗民诗僧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诗禅的双向遇合

第二节僧诗创作的主题趋向

一、禅境诗

二、咏物诗

三、兴亡诗

第三节乐府诗独放异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展开▼

摘要

清初遗民诗僧是一个庞大而长期被人们忽视的诗群,他们大都一身兼三任——遗民、诗人、僧人,体现了政治、文学与宗教人物的三重人格。本文认为清初遗民诗僧的产生是离乱的社会环境、禅宗的兴盛、心学的崛起、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遗民诗僧渴望摆脱边缘化的社会存在,在与士大夫文人的交往中得到他们的认可,在忠孝这一层面上,遗民诗僧与士大夫找到了契合点,通过与他们的交游,遗民诗僧的思想、行事及诗歌创作更加趋于文人化、儒学化、世俗化;诗僧之间的交往也更加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他们的交往并没有局限于参禅唱和、弘扬佛法,而是把行事的着重点放在了秘密抗清领域,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兴亡之感和黍离之音;遗民诗僧与隐士也多为“同志”之交,他们心中自有的是对故国旧主的忠诚与怀恋,并且通过不合作来对抗新朝,遗民诗僧在与隐士的交往中肩负起了保护他们的道义责任。明清之际,遗民诗僧大量涌现,这是继中、晚唐后诗僧的再一次崛起,他们的作品数量也相当可观,完全可以看作是僧诗发展的又一次高潮。禅理诗萧瑟空灵、清幽冷峭;咏物诗清新直白、自然洒脱;兴亡诗忧愤深广、寄托遥深;乐府诗深沉蕴藉、慷慨悲凉。本文试图置清初遗民诗僧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读其诗,观其行,分析僧诗产生的时代、历史、文化原因及其在主题和风格方面的变迁和走向,从而进一步体会诗僧赋予清初诗歌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