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献详情
【6h】

《管子》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关于《管子》一书

二、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一章 《管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来源

第一节 《管子》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二节 《管子》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法家“趋利避害”的人性论

二、儒家的仁爱学说

三、道法相溶的黄老之学

第二章 《管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一、礼义廉耻的内涵

二、国之四维的实现途径:“荣辱教化”

第二节 礼法并重,国之纲要

一、《管子》的法治思想

二、《管子》的礼治思想

三、《管子》法治思想和礼治思想的协调

第三节 “牧民”之道,王霸之始

一、《管子》的爱民思想

二、《管子》的富民思想

三、《管子》的保民思想

第三章 《管子》政治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礼义廉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四维”说对于个人道德养成的价值

二、“四维”说对于提高社会公德的价值

第二节 礼法并重,古为今用

第三节 从“牧民”到执政为民

一、《管子》民本思想的局限

二、《管子》民本思想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管子》一书是先秦管仲学派学者对齐国管仲思想的详细阐述和发挥。本文主要从政治伦理的角度,理论联系实际,试图通过对《管子》这部书的思索、解读,探讨《管子》的政治伦理思想中哪些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情形,哪些内容还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思想资源。 本文以《管子》一书的政治伦理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了《管子》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管子》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阐述了《管子》“礼义廉耻”的国之四维的具体内涵,并探讨了国之四维的实现途径,即人民的荣辱教化;其次,讨论了《管子》有关礼治的思想内容和有关法治的思想,尤其是其礼法兼治的治国理念;最后,着重分析了《管子》一书中的“牧民”思想。《管子》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出发,以趋利避害的人性论思想为依据,以“爱民”、“富民”、“保民”等相关措施为手段,以获取民众的支持,从而达到其治国兴邦的政治目标。 本文的最后部分讨论了《管子》一书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局限与启示。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其“牧民”思想中;其“爱民”、“富民”、“保民”等思想实质上是将老百姓作为巩固君王统治的手段,与我们今天所讲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有本质区别。《管子》政治伦理思想给我们今天的启示则在于:我们应当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官德教育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和谐社会,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著录项

  • 作者

    马俊杰;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哲学;伦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邵显侠;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管子; 政治伦理;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53:3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站内服务
  • 写作辅导
  • 期刊发表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