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31-1934年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转变及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研究——以《生活》周刊和《斗争》为研究对象
【6h】

1931-1934年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转变及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研究——以《生活》周刊和《斗争》为研究对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生活》周刊与《斗争》概述

一、《生活》周刊

(一)办刊背景及主要历程

(二)主要撰稿人及主要内容

二、《斗争》

(一)办刊历程

(二)主要撰稿人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生活》周刊(1931-1933)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转变

一、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转变的背景

(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内外压迫中曲折发展

(二)日本的蚕食渗透

(三)国共两党对日侵略持不同态度

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转变在《生活》周刊中的体现

(一)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日益凸显

(二)由支持国民党政权到质疑其执政合法性

三、从《生活》周刊中探寻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转变的特点

(一)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随时局变化

(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转变表现出矛盾性

第三章 《斗争》(1933-1934)与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

一、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在《斗争》中的体现

(一)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最危险的敌人”

(二)提出了某些有利于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三)局部调整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左”倾政策

二、从《斗争》中探究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特点

(一)由盲目排“外”到初步联合

(二)由限制私人资本主义到利用与限制并存

(三)未从根本上纠正“左”倾关门主义错误

第四章 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经验教训与重要启示

一、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经验教训

(一)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与中国革命对象

(二)正确对待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三)克服“左”倾关门主义的影响

二、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重要启示

(一)时刻关注统战对象政治态度的变化

(二)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力作用

(三)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党的政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多次转变,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过程也是曲折而艰辛的,其中既有许多失败的教训,又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对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启示。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等方法,试图以《生活》周刊和《斗争》为切入点,通过剖析它们的言论,来探究1931年至1934年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转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
  首先,文章对《生活》周刊和《斗争》的基本情况进行简要概述。通过分析它们的办刊历程、主要撰稿人及主要内容,分别考察他们与民族资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为后文分析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转变以及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奠定基础。其次,结合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转变的背景,搜索《生活》周刊中体现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转变的内容,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转向抗日救国,革命性日益凸显,并开始质疑国民党的执政合法性。然后,通过分析《斗争》中刊载的相关文章,探索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与政策,即从全盘否定民族资产阶级到逐步调整错误政策,从中可以进一步探究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特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有了一些调整,但由于“左”倾关门主义仍在党内占统治地位,因此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总体上是错误的。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变化历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与重要启示,深刻认识“左”的危害,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力作用,时刻关注统战对象政治态度的变化,根据形势不断调整党的政策,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加强同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新形势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