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理性的毁灭到心灵的重生
【6h】

从理性的毁灭到心灵的重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在苦难中新生

第一节 理性的受难者

第二节 索尼娅:上帝之子

第三节 复调中的启示

第二章 存在着的孤独

第一节 《城堡》中的壁垒

第二节 何为“变·形”

第三节 何为“表·现”

第三章 在时间中的幸福

第一节 在时间中

第二节 隐喻的透棱镜

第三节 回忆:在心灵的间隙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柏拉图开始,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上往往认为在人类的心灵范畴中,感性应服从于理性。作为古典哲学的两座高峰,康德给理性的范围划出了一条界限来保障理性至高无上地位的合法性,对不可知的世界保持敬畏,黑格尔则把理性看做是无缺陷的,依靠理性的逻辑推理就能够达到最高的智慧,因此他通过理性建立了一个系统、完美的理念世界。而到了(后)现代哲学,理性观发生了巨大变化:理性走下了神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在理性的废墟上表现出了对个体非理性的强烈关注,开启了有关人的问题的新局面。但面临种种由此带来的全新的困境,作者最终把希望寄托于缥缈空洞的人性温暖,不如说他是想要相信,人与人之间还有能够沟通的桥梁。而在卡夫卡那里,这种可能性被彻底否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冷漠与缺乏温情的,人类的生存处境是孤立无援。而普鲁斯特却始终怀着巨大的激情努力继续在个人心灵的“秘密花园”中寻找出路,最终在“时间—觋时”中与异己者相遇,获得幸福。

著录项

  • 作者

    初瑶;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骆冬青;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B5-1;
  • 关键词

    西方哲学; 心灵范畴; 理性思想;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53:25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