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互动机理
【6h】

城市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互动机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立题的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概括

1.2.1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1.2.2交通方式结构预测与优化研究

1.2.3交通资源配置方法研究

1.3研究目的、内容、方法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思路

1.3.3研究内容

1.3.4研究方法

第二章城市交通需求与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2.1城市人口

2.2城市居民出行次数

2.2.1出行次数与城市基本情况关系

2.2.2出行次数在时间序列上的增长

2.2.3出行次数与家庭收入

2.2.4出行次数与出行者性别

2.2.5出行次数与出行者年龄

2.2.6出行次数与受教育水平

2.2.7出行次数与出行者职业

2.3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2.3.1经济发展水平对方式结构的影响

2.3.2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对方式的影响

2.3.3城市居民性别的影响

2.3.4城市居民年龄结构的影响

2.3.5城市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影响

2.3.6城市居民职业的影响

2.4城市居民出行的时间分布特征

2.4.1出行时耗

2.4.2高峰小时出行人数比例

2.4.3高峰时刻出行人数比例

2.5城市居民出行的空间分布特征

2.5.2高峰时段交通量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2.5.3高峰时段交通量在道路上的分布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城市交通资源配置与出行效率

3.1交通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适应性

3.1.1交通投资协调系数

3.1.2交通成本协调系数

3.1.3城市公共交通投资比重

3.2城市道路资源配置

3.2.1城市道路横断面

3.2.2路网密度

3.2.3道路网面积率

3.2.4人均道路面积

3.3典型交通方式的道路资源消耗特性

3.3.1典型交通方式的交通资源占用及运输效率

3.3.2典型交通方式的动态道路面积占用与速度关系

3.3.3典型交通方式的时空资源占用与速度关系

3.3.4交通方式结构与道路服务水平

3.4城市交通工具的配置

3.4.2交通工具及其发展

3.4.3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输状况

3.4.4公共交通工具配置的定量指标

3.4.5个体化出行交通工具配置情况

3.4.6交通工具配置与出行方式结构的关系

3.5城市停车服务设施配置

3.6道路资源配置与交通需求的峰谷平衡

3.6.1出行人数在时间上的分布曲线

3.6.2高峰时段无拥堵时的动态道路面积占用

3.6.3高峰时段有拥堵时的车辆运行状况

3.6.4高峰小时错峰上下班措施下的车辆运行状况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交通方式结构的分析与预测模型

4.1交通方式结构分析模型的建模构想

4.1.1建模的构想

4.1.2建模过程

4.2交通方式结构的分析与预测的非集计模型

4.2.1离散选择模型的基础

4.2.2 MNL模型的导出

4.2.3 MNL模型的标定

4.2.4 MNL模型的检验

4.2.5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4.2.6模型结果与分析

4.2.7预测的精度评价

4.2.8模型的改进

4.3非集计模型用于交通方式结构的预测

4.3.1预测的方法

4.3.2城市居民基本属性数据库生成

4.3.3生成数据库的预测精度的评价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城市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互动关系

5.1典型交通方式的距离特性

5.1.1典型交通方式优势出行距离研究

5.1.2不同出行距离上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

5.2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经济学特征

5.2.1时间价值的基本理论

5.2.2不同交通方式选择者的时间价值分析

5.3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关系模型

5.4与交通方式结构相适应的交通资源配置

5.4.1适应交通方式结构的交通资源配置过程

5.4.2存在的问题

5.5交通方式结构主动适应交通资源配置

5.5.1与交通资源最匹配的交通方式结构

5.5.2调整现状交通方式结构的措施

5.5.3存在的问题

5.6交通方式结构与资源配置的互动

5.6.1城市未来方式结构的预测

5.6.2合理交通方式结构的区间

5.6.3基于合理交通方式结构的互动

5.7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互动的保障技术

5.7.1城市交通发展政策措施

5.7.2交通政策措施的必要性

5.7.3引导交通需求合理发展的政策措施分析

5.8实例分析

5.8.1交通现状分析

5.8.2交通需求总量发展趋势的预测

5.8.3交通方式结构与资源配置的互动

5.9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6.2主要创新点

6.3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出行方便、快捷的需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伴随城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由于出行是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交通管理者并不愿意限制城市居民的每日出行次数,在交通资源配置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产生的交通拥堵可以称之为结构性拥堵:①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结构不合理导致的拥堵(交通方式结构);②城市交通资源配置和居民出行交通方式结构不匹配、道路网络空间配置不合理产生的拥堵(资源配置的结构);⑨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不合理产生的拥堵(居民出行的时间结构);④居民出行所产生的交通流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合理所产生的拥堵(交通流的空间结构)。 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城市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互动机理,具体研究内容涉及到城市交通需求与城市居民出行特性、城市交通资源配置与出行效率、交通方式结构的分析与预测、城市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互动关系等。 研究城市交通需求与城市居民出行特性关系,定性分析城市人口、出行次数、交通方式结构与城市居民出行特性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居民出行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相关研究是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研究城市交通资源配置与出行效率,主要研究交通资源配置的原则、典型交通方式的道路面积占用和时空资源消耗,拟合高峰时段出行人次包络图,给出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状况以及错峰出行的道路资源占用的分析函数。基于动态道路面积占用、时空资源消耗比较典型交通方式的优劣,可用于确定合理交通方式结构;典型交通方式在不同速度下的动态道路面积占用,可用于分析不同的出行方式结构下城市居民出行的道路资源占用情况。 研究交通方式结构分析与预测模型,应用非集计模型建立交通方式选择与出行基本属性的关系,研究出行属性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相关研究可用于分析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历程中,交通方式结构的自然演化规律,为确定规划年的合理交通方式结构提供参考,也可以用来分析交通政策措施与交通方式转移的量化关系。 研究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互动关系模型,研究典型交通方式的出行距离特性、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经济学特性,应用非集计模型建立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关系。 考虑以下因素确定合理交通方式结构:居民出行需求的发展趋势,交通方式结构的发展趋势;城市交通资源配置的限制;交通政策、措施等调控能力;鼓励发展动态道路面积占用小、时空资源消耗少的交通方式。 以合理交通方式结构为目标,采用有效交通政策措施调整优化交通方式结构,缓解城市交通结构性拥堵。依据合理交通方式结构优化交通资源配置:规划道路网络;规划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面积;设置道路横断面;设置城市公共交通的规模;合理设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总面积。 出行者时间价值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交通方式与出行距离的适应性、交通政策措施与交通方式转移的量化关系的相关研究为调整优化交通方式结构提供技术保障。 通过研究证明交通方式选择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固定的函数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交通方式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个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发生了变化,而交通方式选择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变化甚微。以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合理交通方式结构为优化目标,可以动态实现交通资源配置与交通方式结构的良性互动,有效缓解城市结构性拥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