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南上堡生态景区林相景观改造研究
【6h】

湖南上堡生态景区林相景观改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山地森林相关概念

1.3.2 林相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山地森林相关研究

1.4.2 国外山地森林相关研究

1.4.3 国内林相相关研究

1.4.4 国外林相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2 上堡山地森林林相景观改造相关理论

2.1 近自然林业理论

2.2 森林美学理论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 循环经济理论

3 上堡生态景区基本情况

3.1 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特征

3.1.4 土壤

3.1.5 生物资源

3.2 社会经济情况

3.2.1 国民经济

3.2.2 区位交通

3.3 林相景观现状

3.3.1 植被现状

3.3.2 林相现状

3.3.3 林相景观存在问题

3.3.4 林相景观改造难度

4 上堡山地森林林相景观改造总体规划

4.1 指导思想

4.2 改造目标

4.3 改造原则

4.3.1 效益与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4.3.2 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4.3.3 差异化与产业化相结合的原则

4.3.4 美观与康养相结合的原则

4.3.5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4.4 总体布局

5 上堡山地森林林相景观改造分区规划

5.2 “四带”林相改造方案

5.2.1 寨黄公路段沿线

5.2.2 上黄公路段沿线

5.2.3 佘黄公路段沿线

5.2.4 坪黄公路段沿线

5.3 “四组团”林相改造方案

5.3.1 寨市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5.3.2 上堡古国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5.3.3 佘家村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5.3.4 老团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5.4 “多节点”林相改造方案

5.4.1 云雾寺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5.4.2 界溪古省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5.4.3 赤坂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5.4.4 石门村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5.4.5 楠木林、坪溪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5.4.6 大门洞、曲幽谷地块林相改造方案

6 上堡山地森林林相景观改造类型

6.1 山地林相景观改造类型

6.2 田园林相景观改造类型

6.3 廊道林相景观改造类型

6.4 结论与展望

6.4.1 结论

6.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上世纪80年代,上堡生态景区所在的绥宁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一块没有污染的神奇绿洲”,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林木生长。然而近几年,在“旅游开发热”的背景之下,森林资源变成了一种经济手段,尤其像上堡这样欠发达的山区,过度开发森林资源等不合理现象导致了山地森林林相景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加强当地森林林相景观改造,恢复森林植被,是一项必要且有意义的工程。 本研究立足于景观生态学、林业近自然学、森林美学及循环经济学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上堡生态景区60块地块,包括村落、公路、溪流、林地及田地,进行详细的林相调查分析,发现该地区存在着林相单一,景观效果差,经济社会效益不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堡山地森林林相景观改造可行性方案,确立了“一心四带四组团多节点”的总体规划,同时选取了黄桑坪、寨市、上堡古国等15个典型地块进行了分区规划。最后,探索出上堡山地森林林相改造的三大类型及改造措施。 (1)山地林相景观改造根据山地林相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侧重点的不同,划分为生态保育林和景观风景林。生态保育林以现有的森林植物群落为基础,通过抚育间伐和适当补植等手段,对针叶林、阔叶林、杂灌林、竹林进行不同方式改造,最终形成生态效益较高的山地林相景观。景观风景林采取全面改造的手段,配合现有景点,分别营造出“春、夏、秋、冬”四大主题的区域性景观。 (2)田园林相景观改造田园林相景观改造分为村落林相景观改造和田地林相景观改造。其改造措施主要通过对村落周边补植乡土树种、彩色叶树种,田地规模化、特色化、效益化种植,打造出界溪青钱柳、寨市桃源、上堡花田、黄桑康养小镇等具有地域特色的田园风光。 (3)廊道林相景观改造廊道林相改造主要通过对当地四条主要公路带、三大主要河流周边林相结构调整:合理搭配乔灌木,增加观花观叶观果树种的种植。依据沿线特色,因地制宜,打造“一溪一景,一带一景”的林相景观。 通过对山地森林林相景观改造的研究,明确了上堡生态景区林相改造方案及措施,形成了三大林相改造体系,以期对全省其它大范围山地森林林相景观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照,并对同类型森林林相改造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