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
【6h】

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

声明

第一章颈椎间孔的大体解剖和影像学测量

1.1前言

1.2材料与方法

1.3结果

1.4讨论

1.5结论

第二章 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变化的生物力学研究

2.1前言

2.2材料与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2.5结论

第三章C4/5、C5/6人工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

3.1前言

3.2资料与方法

3.3结果

3.4讨论

3.5结论

综述一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二 第五章颈椎间孔形态及颈椎间孔狭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1.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颈椎病是严重的颈椎退变性疾病,也是脊椎外科的常见病。颈椎退变性疾病早期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最后选择。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颈椎间融合后,导致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促使邻近节段发生退变或原有退变加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发展的新技术,其目的是替代病变的椎间盘并行使其功能,保留运动节段和减少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为颈椎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人工颈椎椎间盘能否达到正常椎间盘的力学性能要求,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颈椎间孔大小对椎间孔狭窄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颈椎间孔形态改变与其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又是评估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颈椎间孔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颈椎人工椎间盘能否恢复正常的椎间盘功能,以及对邻近节段有无影响,尤其是CADR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课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采用X线、CT和尸体标本实体测量颈椎间孔,并进行比较,为实验和临床提供资料。(2)探讨C<,4/5>、C<,5/6>ADR组、椎间盘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组不同状态不同载荷下,对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的影响。(3)观察5例C<,4/5>、C<,5/6>ADR和30例同节段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的影响。 第一章颈椎间孔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 目的:为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颈部疾患诊治提供解剖学和影像学资料。 方法:陈旧防腐标本9具;新鲜尸体9具,标本男10具,女8具。对C2-T1颈椎间孔高度和宽度进行实体测量;行颈椎双斜位X线测量: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结果: 1、实体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36±0.48mm,宽度平均值为5.35±0.52mm;X线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9.60±0.58mm,宽度平均值为6.85±0.78mm。CT测量的颈椎间孔高度平均值为7.42±0.50mm,宽度平均值为5.41±0.52mm。2、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比较: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体测量椎间孔平均宽度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CT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3、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高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7896;CT测量与实体测量的椎间孔平均宽度约为X线测量值的80%。4、实体测量值、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分别作椎间孔高度和宽度的线性相关分析,实体测量值和CT测量值呈高度正相关性;CT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实体测量值和X线测量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 结论 1、实体标本测量值和CT测量值小于X线测量值,但三者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 2、螺旋CT可以方便,准确地测量颈椎间孔的高度和宽度。 第二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C<,4/5>、C<,5/6>ADR、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影响,为临床应用CADR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C<,3>-T<,1>),对C<,4/5>、C<,5/6>完整组、髓核摘除组、ADR组以及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不同载荷下测量不同状态邻近上位椎间孔高度、宽度的改变,并比较加载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变化范围。对测量结果用SPSS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结果: C4/5、C5/6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后,在轴向、前屈、后伸、侧弯加载状态下,其邻近上位(C<,3/4>、C<,4/5>)椎间孔变化为:(1)CADR组与完整组、椎间盘摘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椎间盘摘除组小于椎间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椎间融合组大于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 结论 1.首次采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C<,4/5>、C<,5/6>BCADR、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大小的影响。发现CADR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接近正常,椎间融合后其邻近上位椎间孔变化明显,初步证明CADR符合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为临床应用人工颈椎间盘提供了理论依据。 2.椎间融合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化明显,可能是引起颈椎退变和/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 3.颈椎间孔随不同体位改变较大:屈曲、对侧弯时增大,在轴向、后伸、同侧弯时减小。 第三章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后邻近上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C<,4/5>、C<,5/6>ADR和前路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对邻近上位椎间孔的影响。 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6年2月因C<,4/5>、C<,5/6>椎间盘病变而接受手术病例35例,按照手术方式及随访时间分为3组:(1)CADR组5例,随访时间12~27月,平均14.7月;(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短期随访组(融合组一)15例,随访时间12~30月,平均15.8月;(3)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中长期随访组(融合组二)15例,随访时间5~8年,平均6.75年。分析术前和术后6月、1年、2年、5年时的JOA评分、Odom评级、影像学资料。运用SPSS 13统计软件分析患者C<,3/4>椎间孔高度、宽度和椎间隙高度与C<,3>椎体高度的比值R1、R2、R以及JOA评分、Odom评级。 结果:(1)三组术后各随访段的JOA评分、Odom评级较术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月CADR组与融合组一JOA评分、Odom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融合组一与融合组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融合组二JOA评分、Odom评级出现下降,与组内术后12个月、2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CADR组与融合组一术后各随访段R1、R2、R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R显著下降,与术后12月、2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CADR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近期疗效较好,对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影响不明显,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2.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中远期邻近上位椎间孔孔径变小,是颈椎退变或加速退变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