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意栖居,智慧人生——宋代诗画关系及其文化底蕴
【6h】

诗意栖居,智慧人生——宋代诗画关系及其文化底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声明

第一章诗画联姻

1.1“依类象形”、“比物取象”——诗画同源

1.1.1“文”、“象”的本义

1.1.2“依类象形”——绘画的起源

1.1.3“比物取象”——诗歌的传统

1.2“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相通

1.2.1精神架构——儒道释的并存互补

1.2.2思维基础——一体化的时空观念

1.2.3情感底蕴——主体意识的积极参与

1.2.4内在形式——视觉化的意象创作

1.2.5表现形态——诗歌绘画的逐步结合

1.3“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诗画互补

1.3.1异中求同的思维范式

1.3.2诗画艺术的借鉴互补

1.4小结

第二章宋代诗画

2.1宋代诗画关系概述

2.2统一安定的北宋前期——情韵流动

2.2.1北宋前期诗画发展状况

2.2.2北宋前期诗画结合的原因及其表现

2.2.3小结

2.3潜流暗涌的北宋中后期——气韵并存

2.3.1北宋中后期诗画发展状况

2.3.2北宋中后期诗画“一律”的表现

2.3.3小结

2.4残山剩水的南宋——情根深种

2.4.1特殊的时代背景

2.4.2南宋诗画的人文精神与情感底蕴

2.5小结

第三章文化底蕴

3.1回归意识

3.1.1对尚情任性的魏晋风度的回归

3.1.2对“陶潜式”的闲情文化的回归

3.2革新意识

3.3同构意识

3.3.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审美意象与创作主体的同构

3.3.2“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审美标准与生命主体的同构

3.3.3“心源为炉,笔‘墨’为炭”——笔墨舞动和生命律动的同构

3.4归隐意识

3.4.1“大隐”——闹市中的宁静

3.4.2“小隐”——山林中的惬意

3.4.3“野隐”——田园中的自足

3.4.4“中隐”——宦海中的自在

3.4.5“虚隐”——图画中的怡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中国,诗歌和绘画是两个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艺术门类。 两者不仅同源,而且在精神框架、思维基础、情感底蕴、内在形式等方面也具有内在相通性。所以,诗画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从形式到内容、从局部到整体逐步地走向融合。当然,诗歌和绘画又各具其相对独立性。但基于中国人异中求同的思维范式以及诗画各自发展的需要,两者在不断地相互借鉴,形成互补之势。 在诗画逐步融合的过程中,宋代是关键的一环。以文人诗画的结合为中心,诗画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达到了“一律”的高度融合的状态。可以说,宋代进入了诗画交融的自觉创作和理论总结的重要阶段。 “诗画一律”的关系在宋代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色。大致而言,北宋前期,诗画已开始关注主体情感的表达,又富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显得情韵流动;北宋中后期,文人诗画兴盛,它重情尚意、主张传神写心、崇尚天真自然、重视主体人格修养的审美观念,使主体情感的表达更为突出,个性更为张扬,从中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由重视气骨向追求诗意生活转变(或者说是由“气”渐转至“韵”)的时代心理:到了南宋,由于风雨飘摇的现实,诗画进一步成为彰显文人的人文精神的工具,“情根深种”成为南宋诗画的主要面貌。总之,宋代诗画中,“情”的表达和个性的彰显始终是比较突出的。 如果进一步开掘宋代这种诗画关系背后所潜藏的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就可以发现宋人具有对魏晋风度和闲情文化的回归意识、在继承前代诗画艺术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大的魄力来建构宋代诗画独特面貌的创新意识、将生命主体与审美对象和审美标准甚至是笔墨的挥洒进行同构的意识、以及在闹市山林田园宦海甚至图画中求得心灵安宁的多样的归隐意识,等等。 要之,宋代诗歌和绘画的这种基于同源、同质、互补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一律的关系,正是它们各自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 作者

    戴兰芳;

  •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
  • 学科 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晓岚;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古代文学(~1840年);
  • 关键词

    宋代; 诗画关系; 文化底蕴;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48:1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